聚焦社工流失之痛:付出回报失衡 难获社会认同

25.05.2014  13:14

编者按

作为社会转型期蓬勃兴起的新兴群体,社工不仅面对着社会公众的不解,更面临着自身生存的艰难。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市社工流失率已达19.8%,逼近20%的人才流失警戒线。在流失的社工中,有超过70%的人不再从事社工行业。

而根据另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超过7成受访者不了解社工行业,其中大部分把社工误解为义工或志愿者,还有许多人将社工当成居委会人员。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让更多青年能够矢志于社工事业,绝不仅仅是增加工资就能实现的,更需要社会公众对社工服务更多接纳和认同,相关部门通过机制上的完善和创新,为社工们创造更好的实现理想的平台。

每个周二和周四清晨,悦悦都会坐一个小时的车,赶在8点前走进位于北京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的“温馨家园”。

开窗通风,打好热水,将书本安放在每张课桌上,帮助学员签到、挂外衣……看着大家落座,26岁的悦悦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温柔问候:“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大家早上好!

早——”回答声参差不齐却很响亮。

这些学员都是社区中的智力障碍人员,悦悦的任务就是通过教授诗词、打字、算数、手工和一些基本生活技巧,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与此同时,悦悦的30多位同事也走进了分布在各个城区的社区、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有需要的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他们是悦群社工事务所的社工,大多出生于1988年至1990年。

在政府的扶持下,大大小小的“社工事务所”从无到有,渐成井喷之势。在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困境老人、问题青少年、残疾人、精神疾病人群、高危人群等救助领域,都可以看到社工的身影。

但,心怀“助人自助”理念的年轻社工在经历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无奈放弃,有的选择坚守。

一个“很有价值的事业

社工事务所不是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图的就是帮助社工实现职业化,为他们创造发展的空间,避免专业人才的流失与浪费,进而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水平。”悦群社工事务所总干事郭昊有着一张年轻的脸庞,可说出的话却颇为“老成持重”。

29岁的郭昊是北京市第一批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也是北京最早建立社工事务所的创始人。

2009年,郭昊即将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与许多准备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郭昊对自己的“社工”专业踌躇满志。可实习中,她干得最多的却是在社区打水和打扫卫生。毕业时,郭昊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自己成立一家社工服务机构,为社工专业的师弟师妹建一个“像样”的实习基地。

2009年7月,在学校的支持和牵线下,郭昊和两个同学申请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落户月坛街道。街道办事处提出以空间换服务,免费提供办公场地,来培育一个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会组织。

注册社工事务所需要3万元资金,其中1.8万元是郭昊上大学时打工挣的,另一部分是父母支援的。因此,郭昊顺理成章当上了“法人”。

经过5年历练,悦群社工事务所已从最初的只有3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38人的专业社工团队,其中90%毕业于北京市各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16人获得社工专业资格证书,还有硕士和博士,并积累了丰富的专家督导资源。

这支年轻的专业团队中就有悦悦。这个只有26岁的女孩,已经是有着两年社工经验的“老同志”了。在社工领域,能坚持做下去的人不多,专业人士欠缺,所以她有更多机会直接介入个案。

穿梭于一个个不幸的家庭,让年轻的悦悦比同龄人更坚强、更成熟。但她对一个一级重残家庭始终无法忘怀。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高材生的女儿在高考前与父母拌嘴,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女孩从此瘫痪在床,再也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情感。20多年过去,年过七旬的父母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着已跨过不惑之年的女儿。现在,他们最担心的是,百年之后谁来照料自己的孩子。

悦悦的任务就是进入这个家庭,用专业心理辅导知识和技巧,帮助老人打开心结,释放压力。同时,通过组织“同质”家庭小组活动,建立类似家庭的互助网络。

每周一次,持续4个月;从抗拒到无话不谈……悦悦渐渐成了这个家庭的特殊成员。每到走访日,这对老夫妻便会早早沏上热茶等待悦悦的到来。而离开时,悦悦总会看到老夫妻站在窗边,朝她轻轻挥手。这些都让这个年轻的姑娘感到,自己做的是“很有价值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