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社区治理坚持党建引领 创新形式共建幸福家园

24.03.2018  20:22

  春风拂面,温暖的气息在福州鼓楼区军门社区洋溢:老人们三五成群来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阅览室、棋牌室、日间休息室怡然自乐;孩子们来到托管中心,在围棋、书法、珠心算等兴趣班学得不亦乐乎;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又一次出发,给几户困难居民送去新春的关怀……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军门社区调研时,对社区工作提出“三个如何”: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围绕“三个如何”,军门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让社区居民幼有所学、老有所乐、困有所助……在全省树立了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去年12月13日,全省社区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福州召开。如今,在榕城大地,一个个城乡社区正对标先进,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居民参与,创新服务形式,齐心协力共建幸福家园。

  一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盏灯

  “这几年来,我们社区工作紧紧围绕‘三个如何’展开,深化‘135’社区党建工作,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丹说,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归功于社区党员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前几年,福州首批景观改造工程落地军门社区,很多旧居民楼的杂物间需拆除,改建成居民急需的停车位,但一些居民反对。社区党委首先发动党员拆除自家杂物间,同时,党员积极入户劝说,终于获得全体居民支持,顺利完成景观改造工程。

  军门社区持续深化兼职委员制度,让兼职委员成为社区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每年“拗九节”,社区条件无法满足烹饪等需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正是一位兼职委员的牵线搭桥——他所在的单位食堂虽没做早餐,但“拗九节”当天一早,食堂员工提前上班帮助熬粥;到了除夕夜,员工们又加班帮助做好年夜饭,让社区群众心里十分温暖。

  “一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盏灯。”如今,以党建带动社区治理创新的“军门工作法”,在鼓楼区已全面推广。目前,全区69个社区党组织党建项目均纳入财政列支,各社区综合服务场所面积全部达500平方米,并实现居家养老、“四点钟学校”、文化普及等服务设施社区全覆盖。

  居民说话管用,自治热情越来越高

  如何实现居民自治?台江区洋中街道金斗社区总结出“五事工作法”——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议事是核心,如果我们埋头苦干,但群众不理解、不买账等于白做,议事就是凝聚共识。”金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艳说。

  金斗社区的金安公寓是个老旧小区,在景观整治过程中,有居民提议加装电梯。为这件事,社区召集住户开了好几场民主协商会。“加装电梯是一件分歧很大的事,通过集体议事,达成一致,作出了决策。”陈艳说,目前晋安公寓的第一梯位已加装完毕。

  依托自治平台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已成为金斗社区的工作常态。去年,金斗社区修整出一片小公园,本打算添置一些石桌石椅和健身设施,没想到,这件事却遭到大多数居民反对。“群众说公园比较小,做成纯绿色生态绿地更合适。”陈艳感慨地说,社区不能再包打天下,事情得众人商量着办,否则,好心事可能适得其反。

  社区居民说话管用,他们参与自治的热情越来越高。

  金斗社区与台江区第三中心小学、福州八中等学校相邻,社区住着很多全职妈妈。去年以来,社区开展“乐妈新势力 社区更美丽”活动,专门举办艺术插花、零基础油画等课程。活动中,有音乐专长的居民主动找到社区,给全职妈妈们上课;当老师的居民假期开设亲子阅读课程;孩子们自己制作手工小发夹,到广场义卖募捐,再购买生活用品送给空巢老人……

   服务形式创新,幸福家园越来越幸福

  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

  仓山区下渡街道港头社区,距这一目标越来越近。前段时间,近50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投用。这个中心集党群建设、居家养老、文娱活动、共驻共建、医疗保健等服务功能为一体,将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

  最近的一项创新服务,让老党员郑文意特别高兴。港头社区老党员多,有的行动不便,有的拆迁后散居各地,为让老党员们便捷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港头社区在全市首创党课网络直播新模式,通过手机下载APP或加入社区党员群众微信群,可线上线下、随时随地上党课。“我在家里沙发上、公园榕树下,都能看到听到现场直播的党课,值得点赞!”郑文意兴奋地说。

  “创新社区服务形式,得多听居民的意见建议。”港头社区党委书记黄莉玲举例说,流经社区的1200米港头河经整治后,已成为仓山区内河水系治理的样板工程。针对如何依托港头河打造社区新的休闲健身空间,社区征集到居民希望在沿岸补植花木等多项建议,后来建议得到落实,居民予以赞扬。(记者 卞军凯 段金柱)

   记者手记

  扭住社区治理的“牛鼻子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社区存在“一少一多”现象——社区工作人员少,每个社区只有10多名,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但社区里居住的各类人才多,能不能在家门口挖掘这些人才的知识、技能、才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还有些社区里驻有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能不能“合纵连横”用好资源?

    通过精准对接破解“一少一多”,加强社区党建是关键。军门社区通过兼职委员聚集各个单位的合力,金斗社区党组织发挥居民自身优势,港头社区以党群建设引领服务提升……这些典型的共性,是紧紧扭住了社区治理的“牛鼻子”——党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带动居民幸福感芝麻开花节节高。

    让社区成为幸福家园,服务创新不可或缺。各个社区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居住人群等各不相同,群众的需求自然存在差异。因此,社区建设应围绕党建主心骨,群策群力谋创新,从社区居民呼声的期盼中寻找服务提升的着力点,用焕然一新的服务营造幸福宜居的家园。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