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一家亲 巾帼显活力
“新夹板,又夹响,居民群众请听讲。金秋十月金光闪,四中全会号角响。……”11月16日,阳春社区里笑语欢声,由社区巾帼志愿者领衔的宣讲团以新编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得社区居民叫好声声。
服务社区群众、引领社区生活,广大妇女群众唱主角、显活力,这是阳春社区推行“1123”社区“大妇联”服务模式催生出的新气象。
阳春社区由安居小区和鹤祥新城两个小区组成,居民2313户6012人,其中妇女2537人,驻有单位、团体及企业111家。针对辖区妇女群众数量众多、活动活跃的情况,在宁德、福安两级妇联的指导下,阳春社区经摸索实践,整合驻区单位妇女组织的资源和力量,首创“1123”社区“大妇联”服务模式,即围绕建设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一个目标,构筑一张覆盖社区的妇女组织网络,全力打造社区妇女工作者队伍、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等两支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家庭关爱帮扶机制、妇女发展维权机制、妇女宣传教育机制等三项服务机制,激发了社区广大妇女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这一模式正在全市基层妇联组织中示范推广。
“融入社区‘大妇联’,姐妹们有了家的感觉。”这是驻区单位——闽东水电站女工委主任林芬发出的感慨。
闽东水电站现有在职在岗女职工53人,大多是双职工家庭。林芬坦言,往常这些姐妹们只在“三八”节等几个时间段开展一些活动,常规而单一,特别是21名在山区水电站轮班的女职工一到轮休周时,只能在家中当一名“专职主妇”。
“1123”工作机制搭建起的平台,让林芬和姐妹们活跃了起来。林芬告诉记者,现在女工委日常活动有了着落,她还以“阳春社区妇联副主席”的身份参与活动策划,不仅可以主动参与,而且还有了话语权。目前,该女工委正着手成立服务小组,以“女儿”角色,帮扶社区“空巢老人”。
将驻区单位女工委与社区相连的,是一张覆盖社区的妇女组织网络。横向上,社区妇联系驻区单位妇女组织,通过建立健全联席机制、联络员制度,定期研究讨论社区大妇联工作,形成“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的良好共建氛围。目前社区已与福安市老年大学、福安邮政局夕阳红俱乐部VIP服务室单位共建、场所共享。同时,与闽东医院等医疗部门共建,每年为社区老人义诊六次以上。
在纵向上,根据社区妇女居民的分布,社区妇联把整个社区按照楼宇、户数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妇女专职管理员、4名义务协管员,每名管理员联系10多位妇女小组长,每位组长再分片联系30至50名妇女,做到任务分担、程序明晰。
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明晰、职责明确”的社区妇女组织体系,阳春社区织就了一张覆盖全社区、与社区妇女群众直接联系的动态服务网络。社区妇女群众的所急、所想、所忧、所盼均可以在第一时间顺畅地反馈到社区党组织、妇联组织,为社区党员、干部、巾帼志愿者明确服务对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贴心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凝聚合力,迸发活力,阳春社区妇联整合志愿者、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力量组建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奏响了倾情服务社区群众的“大合唱”——
69岁的丁凤仙老人几年前老伴过世,她一度身心憔悴、家门不出。在社区妇联及巾帼志愿者的关爱下,她重拾生活信心,融入社区生活。现在她不仅光荣入党,还加入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为社区老年人服务。
低保户家庭林周弟、刘石妹夫妇没有固定退休收入,妻子刘石妹还因生病长期卧床。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妇联牵线搭桥,推荐林周弟到驻区一家单位当门卫,并为他们申请低保以及廉租房。心怀感恩的夫妻俩从微薄的收入中积攒出钱来购买茶叶、纸杯、凳椅等,在社区群益桥头榕树下设下“爱心茶摊”,为往来市民和晚上纳凉人们免费提供茶水,6年来从未间断。
下岗女工孙加青和缪芳共同创办幼儿园,社区妇联全程帮扶,帮助她们解决贴息贷款32万元,还帮助协调解决用地纠纷。幼儿园开园后,解决了社区14个妇女就业和130多位居民子女就学难问题,缓解了政府办学压力……
在阳春社区里,这般温情故事还在持续上演着。社区妇联还建立完善家庭关爱帮扶、妇女发展维权、妇女宣传教育等三项机制,通过零距离的精细化服务,让社区妇女群众享受到“大事小事不出社区”的实惠,互助友爱、和睦和谐社区氛围渐浓。
服务出凝聚力,服务出满意度。阳春社区妇联用孜孜不倦的真心、热心,唱响了服务社区妇女群众的主旋律。在实践中,该社区将不断完善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妇女组织同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她们一道共建和谐幸福的社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