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保卡号没社保卡 新罗一老人养老金取不出

14.07.2014  16:54

  新罗区红坊镇坎洋村低保户傅培荣今年78岁,妻子早年去世,未育子女。按规定,他每个月可以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领取85元养老金。前段时间,他被告知,该笔钱款直接汇入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如要取钱,需持社保卡。可是老人手里并没有社保卡。这是怎么回事?

  6月25日,记者从市社保卡管理服务中心获悉,老人的社保卡很可能是在制卡环节中出现错误,卡号已经生成,但卡还未完成制作,且未发放给老人。该服务中心承诺,将尽快落实此事,解决老人无法取出养老金的困境。

  傅培荣如今孤身一人,居住在坎洋村一个老旧祖祠内。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主要依靠低保金、基础养老金和他人资助。据该村文书傅燕飞介绍,2011年实施新农保后,规定村里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获得55元基础养老金。如今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85元。

  傅培荣老人手里有一本农村信用社存折,原先基础养老金直接转入该存折。一位邻居帮他保管该存折和身份证,每年该邻居会定期到该镇农村信用社取出一定额度的养老金,再转交给老人。

  2013年下半年,邻居再次去农村信用社代为取款时,发现存折里没有可支取的金额。后该邻居到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询问,被告知基础养老金由农村信用社按时发放,并未出现停发情形。几经周折,该邻居从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该笔钱款已不再转入存折,而是存入社保卡。

  村民的社保卡由村两委代为发放。村文书傅燕飞向记者展示了村民领卡登记表,上面并无傅培荣的领卡记录。傅燕飞称,村里还有不少农户未领到卡。

  对此,市社保卡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邱勇表示,可能有极个别的市民,社保卡卡号已经生成了,但卡未成功制出,而基础养老金又转发到这个卡号里。

  “农村社保卡数据采集的对象参照新农合参保人员,这部分人员的社保卡由信用社负责制发,城镇居民和职工这部分由农行负责。”邱勇称,市农村信用社办公楼内和市社保卡管理服务中心都有补卡点,在我市各个县(市、区)也均设有补卡点,只需要具备医保功能的可做到立等可取,如要具备金融功能的,制卡过程可能会慢点。

  “针对傅培荣的情况,我们会全程跟踪,目前应急的做法是先把发放基础养老金的方式转变回原有方式,还是直接发放到存折上,并把原有转入社保卡内的钱补给他。或者请他去农村信用社再办一张银行卡,把卡号报到新罗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再由农村信用社把基础养老金放到这张银行卡里。之后我们再去跟踪他的社保卡制卡情况,争取早日把社保卡发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