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不能“一引了之”
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正式实施3个多月。目前,本市不少社区采用引入第三方公司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记者了解到,这些第三方公司通过派驻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8小时桶前值守帮助居民分类投放、开发小程序提供可回收物、大件垃圾上门收取服务等方式,为社区提供了一套更为规范、专业、精细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下一步,本市将出台鼓励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8月16日中国文明网)
垃圾分类是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也是关系到节能降耗的环保大事。虽然通过上上下下各个部门的努力,垃圾分类在基层大面积铺开,就连农民的家门口也开展放置垃圾分类箱。但是,有的小区由于居民较多,推进垃圾分类,由于环保和物业人手不够,出现了一些无法善后的问题。如分类好的垃圾还是堆在一起运走,餐厨垃圾无法及时转化处理,还有垃圾分类房设置定时投置,对于居民投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自觉的人就将垃圾直接放在垃圾房边上,被野猫野狗一扒,垃圾满天飞,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大。
鉴于垃圾分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北京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这对于人手物力不够的地方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关于外界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是否能贯穿整个垃圾分类的全过程?有始有终做好这件关系到社会文明的大事?笔者觉得还有待考量。毕竟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有的不是出于公益,相对来说对可回收垃圾的利用价值比较感兴趣。对于所有的垃圾分类是否也能真正履行职能?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垃圾分类中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让垃圾分类中的难题依然不能破解。
因此,笔者觉得,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出发点很好,但是真正实施还是要加大培训和监督,除了诚邀专业公司配专业设备外,更需要对垃圾分类杠杠的责任心。如北京崇西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是由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北京智铭永泰科技有限公司,配合物业公司一同负责,除了引进破袋机器人,第三方公司还聘请了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上下午各4小时值守在垃圾桶站前,指导居民垃圾分类。这样,不仅保证了当地居民垃圾正确投放率几乎可以达到100%,也破解了居民餐厨垃圾中的相关难题;再如北京昌平区城北街道金隅万科城小区,科技公司参与垃圾分类后,对于市民的可回收垃圾,称重、扫码、返积分都及时到位。这样的外来力量助力垃圾分类,才真正促进了垃圾分类落小落细。
虽然目前大城市不少社区都采用了引入第三方公司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一些垃圾分类的新模式、新装置有效助力了居民垃圾分类的行为,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水准为社区提供了一套更为规范、专业的管理方法,助力垃圾分类精细化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如果各地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参与垃圾分类中,能多和专业公司合作,不断强化引入方的社会责任,才会有更加科学、多样的管理模式出现在垃圾分类中,助力垃圾分类久久为功!(福州文明办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