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团队用计量方法研究医改试验 量化评估分级诊疗模式
医改“厦门模式”成效显著,厦门大学副教授张兴祥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厦门分级诊疗模式展开多方位的考察与探究,对厦门医改试验进行了量化评估,引起社会重视。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仍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厦门市开展的分级诊疗模式可以成为我国当前深化医改、突破医改瓶颈的一个样板,具有标本意义。”10日,张兴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科研要更接地气”。作为一名从事学术研究多年的经济学者,他很关注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动态。他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立足于国际视角和国际经验,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察了厦门市医改三个不同版本的演变路径,归纳总结了“厦门模式”特色及其成功的原因。课题最大的亮点是利用福建省卫生计生委2009—2015年的数据,以福建省其他8地市为对照组,对厦门市的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他们还利用“两网”( 糖友网、高友网)随机抽查的2万多个样本,对厦门市的慢病管理绩效进行评估。量化评估发现,厦门市大医院的门诊人次的增速较福建各地其他地市下降了24.1%,与福州市相比,下降了13.7%。自厦门市实施“1+1+X”和“三师共管”后,患者收缩压指标的健康水平提高了76%,舒张压指标的健康水平提高了23%,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波动水平明显下降了11.4%。
量化评估为厦门市的分级诊疗改革提供了一份坚实的科学支持。另外,课题组还就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改革的满意度展开入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专业水平、设备先进度、药品储备的满意度越高,越有可能选择去基层就医,对社区医护人员的态度、排队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满意度越高,越会更愿意去基层就医。同时,他们也发现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三师共管”的可持续发展和激励机制、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推广问题,等等。这些研究为厦门市下一步医改的操作思路和着力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我们非常注重第一手资料的获取,采用比较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确保研究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在广泛搜集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张兴祥和他的研究团队对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和社区居民(患者)展开了多层次的访谈调研,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5万多字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医政部门的重视。
张兴祥认为,在分级诊疗改革进入人们的视线前,新医改最难啃的“硬骨头”——公立医院的改革始终没有一条较为清晰的路径。大医院的“虹吸效应”不断加剧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大医院,导致大量本可在基层社区就诊就医的患者被“虹吸”到大医院,“倒三角”结构非常突出,导致小病、慢病向大医院聚集,结果使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不堪其负。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2015年10月,由张兴祥指导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医上一厦”实践队,完成了《分级诊疗视角下基层医疗改革动向——以“鼓浪屿模式”为例》的调研成果,该项目入选“青年中国行”2015年社会调研实践“全国三十强”。2015年10月17日,由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中国周刊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团委联合举行汇报会,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人民网厦门11月10日 记者 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