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不同寻常” 筑牢“第一道防线”

30.08.2018  12:42

   中国气象报记者 段昊书 牛彦元

  这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汛期。

  这个夏天,我国天气气候异常复杂,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十分突出,预报预测不确定性十分明显,远远超过以往的经验,难度加大。

  这是一份“必须完成”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汛期防汛抢险救灾、安全生产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紧盯各类重点隐患区域。

  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气象部门始终牢记“防灾减灾是天大的事”,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聚焦重点流域、重大灾害、重点地区、重点对象、重大风险,坚持精细监测、精准预报、精确预警、精心服务,有力有序有效保障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当前,主汛期尚未结束,又适逢秋收秋播关键期,任务依然艰巨。回看来时路,哪些瞬间值得珍藏,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哪些声音需要牢记?

   看防汛形势:复杂多变“不寻常

  今年夏天,淮河、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分别偏少19%、7%;黄河、海河、松花江流域降雨虽然偏多,但流域干流没有出现大的险情。截至8月26日,在8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中,仅有1个登陆时的强度达到强台风级,台风登陆时的平均强度为26米/秒(10级),比常年平均32.8米/秒(12级)偏弱。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汛期会比以往平静——

  在南方,5月中旬,往年多雨的华南地区,遭遇持续少雨;7月初,雨带被阻塞在四川盆地西部以及西北地区东部,不少成都市民在“朋友圈”里发出“天是不是漏了”的感慨;网友口中能令台风绕道而行的“上海结界”,在这个夏天被彻底击碎,多个台风登陆或直接影响上海,而登陆华东地区的台风个数已为1949年以来最多……

  在北方,华北雨季于7月9日提早拉开帷幕,且雨季降雨量明显偏多;以往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本就有着较为脆弱的地质环境,却接连遭遇几场持续时间长、局地雨强大的强降雨;东北地区汛期前期持续干旱,8月以来则接连出现较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旱涝转变……

  这一切,均与强盛而位置异常的副热带高压有关。是它掌控着雨带的移动,也是它牵引着台风“不走寻常路”。

  这个夏天台风生成及登陆我国的个数明显偏多。截至8月26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多6.7个;有8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较常年同期偏多3.8个。这些台风不仅路径复杂多变,且呈现“风小雨大”的特点。“安比”“摩羯”以及“温比亚”等台风深入内陆,给多地带来较强降雨。

  同时,在这个北半球多个国家遭遇极端高温热浪侵袭的夏天,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了连续33天的“超长待机版”全国高温预警。

  好在,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汛期,人们没有丝毫放松警惕。

  从山区中小河流到次生灾害隐患点,从港口、码头到景区、水库,哪里有灾害风险,哪里就有气象工作者的目光与身影。

   看预报预警服务:报得准发得出用得好

  8月11日清晨,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乡军红路发生山体崩塌灾害,约3万立方米石块同时滚落。万幸的是,就在事发前10分钟,房山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安红三在雨中巡查时,发现山体有石块滑落,有发生大面积崩塌的可能。他立即拦截过往车辆和行人,以“10分钟奇迹”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安红三之所以能够敏锐地发现地灾隐患,与在12小时之前,气象部门滚动发布的降雨预报信息有着直接关系。这些针对房山地区发布的短临预报信息,直接传递至包括安红三在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气象信息员手中,促使人们把寻踪危险的弦儿绷得更紧。

  7月的甘肃临夏,在这片传说中大禹治水足迹所至最西端的土地上,准确的气象预报,将暴雨洪水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8月中旬,当台风时隔14年再次正面袭击浙江温岭时,由于提早准确掌握了台风登陆信息和风雨影响情况,5万多名受影响群众提前转移;8月20日,受北上台风与冷空气相遇影响,辽宁大连刷新日平均降雨量的历史极值,预报预警“一声令下”,全市停课、景区关闭、航线停航,没有出现一例伤亡情况……

  “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这句话被多次提及,代表着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对汛期气象服务的共同希望与嘱托。

  把期待化为动力,以行动回应嘱托。

  早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就准确预测了今年汛期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各地做好防汛准备提供有效决策依据。

  入夏以来,气象部门对21次强降雨过程和8个登陆台风均及时做出了较为准确和有针对性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在防汛形势最危急之时,中国气象局党组派出工作组到一线指导防汛气象服务工作。

  截至8月中旬,汛期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5.8%;我国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持续提高,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仅为83公里。其中,台风“玛莉亚”的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达45公里,为历史最好水平。

  在准确的基础上,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能否“发得出、用得好”,是汛期气象服务效益能否得到最大限度体现的关键。

  台风“温比亚”于8月17日进入安徽,霍山县东西溪乡全部7个村均成立了应急抢险小分队,赶在“台风雨”来临前疏散、转移受影响群众。当暴雨落下时,这个乡1小时站点累计降雨量达到160毫米。当地干部说,气象预报准确、及时,这让应对行动有了底气。

  6月20日凌晨,贵州省花溪区气象局值班人员成功捕获暴雨过程,随即拿起“三个叫应”专用电话,向区政府领导以及防汛办、应急办、地灾办以及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报告雨情和天气发展趋势。凭着这通“响在危险来临前”的电话,当地32名村民从洪水中死里逃生——贵州,正是气象部门预警信息点对点传递各级决策者的“三个叫应”机制诞生地!

  事实上,在这个汛期,全国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用,畅通各种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实施气象预警“三个叫应”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向政府、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相关责任人和公众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据统计,6月以来,全国省级气象部门累计启动应急响应命令250余次;联合各级水利、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1250余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1600余期;发布台风预警2639条,其中包括红色预警159条,橙色预警160条。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发令枪”和“消息树”作用凸显。

   看科技支撑:新成果初展身手

  今年汛期,是对气象预报科技阵营中的生力军——“风云四号”卫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的一场大考,其搭载的被誉为“闪电捕手”的我国首台地球静止轨道闪电探测仪器得到有效应用,为提升我国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在对台风“安比”的路径及风雨预报中,一种创新性技术首次启用——由我国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系统与风云四号卫星“隔空互动”,共同提升台风预报能力。

  气象卫星在台风登陆前后启动加密观测,是增强台风监测预报效果的有效方法。过去,卫星加密观测区域是由预报员根据经验确定。这一次,则是由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经过精确计算后得出的。这是我国在实时业务数值预报环境下,首次实现大范围、高频次针对敏感区的卫星高光谱探测和实时资料同化应用。

  与“风四”互动良好的“GRAPES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同样是服务汛期的“新主力”。该系统由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于6月28日通过业务化评审,能够有效同化高时间频次的常规资料和各类卫星资料,使用观测资料总量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增加了50%左右。基于该系统,我国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对于北半球3天以内和南半球1至10天的预报得到明显改进;雨带和大量级降水预报技巧提高,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小15%左右。

  在“安比”登陆上海之前,气象部门还通过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拼图给正在靠近陆地的台风进行“体检”。结合“体检报告”,参考卫星、近海浮标等提供的观测信息,预报员在地图上圈出一个个更加精细的降雨落区。

  通过多维气象实况数据分析技术,气象部门开始将各种不同来源、同一对象的观测数据整合在一起;基于多年积累的降水、陆面和云分析等融合分析技术,面向智能网格预报业务需求,完成质量提升……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汛期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得益于近年来气象部门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释用技术、提升气象卫星资料运用能力、发展智能网格预报、推进智慧气象服务等。

  在大多数决策者眼中,这个汛期,针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确度、提前量和定量化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对公众而言,从预报预警服务到防灾避险科学知识普及,都显得更贴近生活、聚焦需求。

  未来一段时期,防汛抗旱防台风的形势依然严峻。击鼓催征,怀揣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在汛期气象服务的道路上,气象人前行不息,奋斗不止。

狂澜中一场持续 8 天的“马拉松”
   从8月23日至31日,连续8天的暴雨天气,气象
进一步部署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静淅报道  8月28日全国天气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