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移风易俗,谱写文明新华章
10月18日上午,55对身着红袍、胸戴红花的新郎和身着红色绸缎、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下完成对三拜、掀盖头等一系列中国传统婚礼仪式,这是2015石狮集体文明婚礼现场,如此的温馨、浪漫、简约!
近日,在简单办妥父亲蔡金塔的丧事后,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村民蔡向阳、蔡文定又向祥渔慈善会捐赠了20万元,这一举动霎时在祥渔村传开了。这是继10月2日遵照父亲生前遗愿,简办丧事将30万元捐给祥芝中心小学校董会后,蔡向阳、蔡文定兄弟俩商定后再次作出的热心公益的义举,此举受到村民们的一致赞誉。
红白两场喜丧事,简约而又公益。事实上,这是当前石狮市发扬文明新风、助推移风易俗的两个生动缩影。今年4月,石狮市召开全市村规民约推进会,推进全市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和实施,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借力村规民约修订,石狮大力倡导缩减红白喜事宴请规模、取消按每人份送整包香烟礼俗、取消婚喜事“口灶份”、规定丧事在堂不超过5天等等,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社会乡贤纷纷响应。在当地党员干部和乡贤人士的带动下,如今,大操大办之风明显大为减少,深得群众欢迎。自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文明办丧”以来,全市办丧时间全部控制在5日内,按每场节省5万元来测算,节省资金超2000万元。钱省下来了,不过,当地一些热心人士却有了新打算,他们将省下的钱做起公益。据统计,因移风易俗节省开支后捐资公益的资金粗略估算已近5000万元。
在推进发扬文明新风 、助推移风易俗过程中,石狮市形成了众多不可多得的经验:
移风易俗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破形式易,变人心难。当地党委和政府意识到,移风易俗从本质上来讲,是在做“人”的工作,归根到底是心理层面的改变,它不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一方面,移风易俗改变的是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人们多少年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且这些陈规陋习碎片化、根深蒂固,需要花时间去积累沉淀,需要有一个引导、接受、消化的长期过程。另一方面,移风易俗工作“一阵风”“运动式”的强攻短期内效果可能很好,但一旦松下来,就很容易“死灰复燃”、前功尽弃。所以,必须长期不懈地抓。
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村规民约推进过程中,当地涌现了12个先进村(社区)典型案例和先进典型,增添了许多正能量。这12个先进村(社区),或依托老人协会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理事会,或由党支部、村委会、老人协会牵头成立村级移风易俗劝导队等,都具有很强的参考借鉴意义,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村规民约来推进移风易俗,石狮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各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哪些陋习需要改、怎么改、如何监督都由群众自己说了算。体现了各村群众自治的原则,村党支部、村委会、老人会、理事会等村一级力量成为推进这项工作的主力军。
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移风易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联动合作,需要奖罚分明的工作机制。为此,石狮市于今年6月份出台《关于推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和执行的若干措施》,明确激励措施、联动机制、监督办法等“五个一”的工作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村规民约工作落细落实。
借力村规民约,石狮市大力发扬文明新风、助推移风易俗,建立长效机制。去年以来,为人诟病的石狮宴席晚点陋习得到了明显改观。目前,石狮95%以上的宴席提早到晚上八点前开席;为支持钞坑片区改造,钞坑村民以举行集体海葬的方式,将1133位先人的骨灰一并撒入大海,刷新了全国一次性海葬人数最多的纪录,为石狮“绿色殡葬”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倡导文明婚嫁习俗,石狮先后举行了四场主题鲜明的集体文明婚礼,每场近百对石狮青年男女,以时尚又浪漫、简约却温馨的方式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缔结美好姻缘。与时俱进的村规民约,已成为石狮新常态、新形势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冲锋号”和“助推器”。
石狮市认为,开展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是当地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发扬文明新风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培育和引领文明新风的一个抓手,为让文明清新之风成为最炫市民风,推动精神文明在石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市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不容松懈。
为助力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近日,由石狮市委市政府主办、石狮市委宣传部承办的“石狮市第十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在石狮市人民广场开启。活动以“狮城新风”为主题,“十大文明新风”行动为内容,多种文艺形式为载体,内容丰富,为“文明石狮”再添缤纷活力,为石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掀新热潮。
移风易俗彰显文明新风,正在石狮这片创业热土上谱写出时代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