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

30.06.2015  16:40

  石狮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明新风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探索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

   占领三大阵地

  石狮市注重营造氛围,积极占领学校、街巷、网络这三大“阵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全过程,真正把核心价值观做到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石狮市对全市中小学校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力度,提出明确要求:做到进教材、进讲堂、进头脑,在校园实现“处处可见、人人知晓”。

  针对街头人流特别密集的交通枢纽、繁华商业区、重点旅游景区等区域,石狮市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在市主要商业街、工地围栏布置241块户外大屏幕、163块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运用灯谜等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形式多样的灯谜活动,以生动形式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举办了“美在石狮”手机摄影大赛,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000位市民投送了2000多张作品参赛。举办公益广告征集比赛并面向全市征集“图说价值观”温馨提示语,设计一批“图说价值观”张贴画,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

  针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特别发达的特点,石狮市高度重视筑牢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传播。目前,全市共成立109支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近400名,组织开展网络讨论,推送、转评弘扬正义正气的博文帖文,并运用创意视频、音频、漫画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生动阐释。今年以来已在各网站发表博客700篇,新浪微博发帖转贴1.9万余条。

   巩固深化基层文明创建工作

  基层文明创建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将基层文明创建工作抓细、抓实、抓牢,有力推动价值观落地工作。

  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初评年,石狮市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带动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力争2017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石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城工作,从人、财、物三方面全力保障创城需要,设立文明城市创建专项经费,用于各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骑车徒步检查工作机制,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各镇(街道)、创城指挥部各职能组牵头单位牵头负责推进重点难点区域(项目),每月不少于2次检查和指导。1月底,印发《<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石狮市责任分解表》,对创城工作进行任务细分,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为创城初评工作做准备。出台《石狮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把创城工作的成效纳入全市各级各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与干部的考核、奖励和使用相结合,并作为评选表彰和推荐参评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前置条件。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深入挖掘传统重要节日文化内涵,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着重办好“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特色品牌活动——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石狮市广场文化艺术节,组织广大文艺家深入基层,创作反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文艺作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组织文艺团体下基层巡回演出。

   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石狮市目前开展的“文明新风”行动,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践行,从讲、礼、行、读、移五方面,打造特色品牌,切实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

  讲,就是抓好宣讲工作。组建一支20位优秀志愿者组成的“文明新风”志愿服务宣讲队,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巡回宣讲活动,截止目前共在全市宣讲56场次,受教群众达1万多人。还将在全市广泛开展“狮城新风”大讲堂活动,通过讲述石狮身边的故事,宣扬“文明新风”精神内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就是礼遇石狮好人。通过制定出台《帮扶和礼遇“石狮好人”具体措施》,树立道德标杆,营造人人学习、关心、争当石狮好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崇尚“好人好报”的社会价值导向。礼遇好人主要体现在:重大节日、传统节日,邀请石狮好人参加庆典;对符合条件的石狮好人可优先推荐市政协委员、荣誉市民、劳动模范等;对石狮好人的子女入托入学提供便利,就近入读公办学校;在各窗口单位设立石狮好人优先办理窗口等等。

  行,就是文明要身体力行。一是开展“文明出行”活动。组织“夕阳红”文明引导队和志愿者在市区主要商业街路口上路劝导、宣传交通法规,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二是开展“小城大爱”活动。石狮市委书记张永宁、市长张贻山等市领导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科级后备干部考察内容,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组建293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7257人,占全市建成区常住人口的12%。作为首批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地区,不断完善志愿招募、登记、培训、激励等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志愿服务项目和载体不断拓展。2015年重点打造“阳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提升“阳光太太”志愿服务队辐射效应,组建“阳光公仆”、“阳光少年”志愿服务队。抓好“爱心银行”窗口建设。“爱心银行”作为石狮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对接窗口,要充分发挥其志愿项目对接、爱心救助、爱心义卖主营业务功能。三是开展“垃圾不落地”活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制,创建一批“垃圾不落地”示范街区、小区、学校等。制作分发一批具有石狮文化元素且标有文明提示语的车载环保垃圾箱。实行“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度”,引导居民自行分拣、统一投放,凭积分兑换奖励。四是开展“美在旅途”活动。开展争当“文明游客”、“文明团队”以及“文明景区”创建活动,举办寻找“最美导游”、“最美旅游团队”和“人在旅途随手拍”等主题活动。落实游客“行前说明会”,签订承诺书。为旅客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导览手册、行李标签、旅客标牌等。

  读,就是抓好“书香狮城”活动。一是开展“读有益书·做文明人”活动。倡导全民读书,党员干部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办好读书讲堂、每周一文、青商学苑、绿洲读书社;推进巡回讲堂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4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作文大赛,面向石狮市、晋江市的在校中小学生征集“友善”主题作品。 二是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制定实施文化古迹保护规划;抓紧做好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等海丝申报点以及永宁古街的保护和修缮。传承发展灯谜、南音、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化提升“石狮市非遗文化展示馆”。三是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一批农家书屋、文化墙廊、文体中心等文化惠民设施。办好10元剧场、公园合唱团、市民音乐会、激情广场舞、文化三下乡等主题活动。指导、扶持老年大学及各类涉老组织办学、办班,推出多样化的老年教育活动。

  移,就是抓好移风易俗。一是培育优良的家风、民风。以“全家福照片背后的故事”为抓手,开展“家道·家业·家风”征集评选传播活动;开展“狮城家风”采风和“厅堂悬挂家训”活动。指导全市村(社区)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重点改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3月石狮市委张永宁书记主持召开了由各镇(街道)负责人、村老人会会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村规民约修订动员大会,并多次召开移风易俗专题座谈会。市领导还专门成立调研组赴9个镇(街道)22个村(居)进行调研,进一步推进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二是开展“莫炫嫁妆”活动。举办文明集体婚礼,每年举办两场以“新石狮人”、干部群众为主体的大型文明集体婚礼。开展“莫炫嫁妆·婚姻无价”行动,引导广大市民简办婚事、捐资公益,从“晒嫁妆”转向“晒节俭、晒公益、晒幸福”。三是开展“厚养薄葬”活动。举办“好婆媳”评选活动;定期发布“孝行红榜”;引导各村(社区)将“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控制时长、节俭办丧。严厉打击办丧期间聚众赌博、骗财敛财等;坚持查处非法搭盖、占道办丧等行为。(石狮市委文明办 陈峰)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