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石圳村:十位农村妇女引发的“美丽”故事

05.01.2016  17:14

2015年11月27日,石屯镇松源村石圳自然村顺利通过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专家组验收。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小山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村里四处是没有清理的垃圾。有一天,镇长曹斌到松源村布置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松源村支委、妇代会主任袁云姬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给石圳十个垃圾桶?

垃圾桶给你们,卫生会做好吗?镇里要检查的。” 

你们给就做。就算村里不做,我自己也会把卫生做好。”面对曹斌的反问,袁云姬很坚决。

很快,垃圾桶到位了。袁云姬和姐妹们聚集在一起,大家你一嘴我一舌。就这样,十个女人组成的“石圳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成立了。没钱买工具、租施工设备,她们就自己拼凑;拆除乱搭乱盖,她们先从自家动手。在她们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2个月过去,被垃圾埋了多年的上千米沟渠重见天日,村头巷弄干干净净,石圳换了个样。

在理事会的打理下,石圳开始接受进一步的美丽手术:种植茉莉花、向日葵,建设30亩钢架葡萄大棚,铺设鹅卵石巷道,建起400米小溪护栏,美化绿化,建农家乐……周末,美丽的石圳引来了成群结队的游客。 

2015年,石圳村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是两年前的一倍,而村小组集体收入也由原来的“空壳村”增长到近18万元。 


故事背后的故事>>> 

袁云姬的初衷,是想找回儿时的记忆:石径通幽,古樟擎天,绿树成荫,穿村而过的小溪流水潺潺,宛若世外桃源。两年过去,石圳变得比记忆中更美了,袁云姬说,“这要感谢上级”。 

早在宋代,石圳就已成村落,明清时期,这里建起了水陆中转码头,成为连接山内外的货物集散地,繁华了数百年。石屯镇领导看到了石圳的潜力,更看到了石圳的激情。镇领导不仅经常到村里指导、鼓励,而且帮助村里制订卫生保洁等六项村规民约,配套3万元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镇里还为石圳争取到了美丽乡村试点,从各级筹措到500多万元建设资金。 

村子美丽了还不行,还得让村民通过创业富起来。”为此,镇里把石圳作为乡村旅游景点来打造,请浙江一规划院作了专门的建设规划,还引导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创办石圳湾旅游公司。 

沿承历史,尊重自然”。在县、镇两级的共同指导下,石圳保持了原有农村风味和乡愁,恢复了5个酒肆等特色商铺,新推出葡萄采摘、观光自行车骑行、沙滩排球、游泳亲水等休闲项目。这些项目投入多少资金、多久可以回收成本,都向村民公示,村民再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引进的3家知名茶企,则按股权分给理事会,理事会再给村民分红。 

目前,村民自主投资的项目全部收回了成本,2016年开始就进入盈利模式了。”理事会副会长吴桂萍欣喜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