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雾霾治理不能“打摆子”

10.10.2014  12:50

  华北大范围接连两天的雾霾天气,让广大群众受苦不迭。根据环保部9日上午的实时监测,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囊括“最差天气”前7名,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北京市气象部门再次发布霾橙色预警。

  根据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通报,这次雾霾是因京津冀地区处于无风、高湿的环境中,污染物快速积聚;而北方地区进入秋收季节,部分省市秸秆集中焚烧,这种“特殊污染源”更加重了这两天的雾霾。

  经过近两年治理,华北多省市的雾霾状况有所缓解。但此次卷土重来的大范围重度霾警示我们:治霾艰巨复杂,仍需更大力度强力推进。对于一些地方长期形成的秸秆焚烧等可能严重影响大气质量的陋习,多年来屡屡发生,至今仍无良策,需要当地有关部门下更大力气作出破解。而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污染企业的步伐,也需进一步加快。需要防止的是,雾霾治理,地方部门忽冷忽热“打摆子”,见了三天蓝天就把治霾的长期任务忘在脑后。

  加强雾霾治理,各地应该对当地的污染情况有一本清晰的账。以这次雾霾重来看,天气因素和秸秆焚烧是重要原因,但是否还有其他污染成因,不少地方说不清楚。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容易形成雾霾的主要成因是什么,有何规律,这些问题需要搞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舒畅而健康地呼吸不应是“奢侈品”。早日破解“心肺之患”,留住蓝天白云,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更是相关部门时不我待的责任。(新华社记者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