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知青”投身屯垦戍边 新疆兵团后继有人

07.10.2014  18:18

60年前,十多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祖国西北角铸剑为犁,谱写我国历史上屯垦戍边新篇章;新世纪以来,一批批有为青年和西部计划志愿者,怀揣梦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阔天地里奋发有为。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副市长李治国,是生在兵团长在兵团的“兵二代”,1998年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第一师工作。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支边青年和年轻人自愿来到兵团工作,“至少能吃饱,而且还发工资,待遇水平也较高”。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兵团经历过被撤和重建的过程。在重建中,兵团不与民争利,“开荒造地、丰衣足食”,从荒地发展到绿洲,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单位。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中央支持、内地省市援助和新疆兵团推进“三化”建设(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下,新疆兵团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创造和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到兵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在新疆兵团第三师45团,记者见到了团委副书记李庆芳,7年前他告别了河南安阳的家人和朋友,以西部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新疆兵团。“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留下来。”李庆芳说,“主要是团场能够为想做事、有闯劲的年轻人提供机会。

老家在重庆的施子富2003年由第八师147团团场招聘而来。如今,他已担任团场中学团委书记,并和一名扎根团场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住的新楼房享受了2.5万元补贴。

施子富说,团场对青年人才工作十分重视,专门为引进的大学生志愿者建起了宿舍,工作上给年轻人提供平台,生活工作各方面充分照顾,因此很多志愿者愿意扎根新疆兵团,有所作为。

今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新疆兵团实施第12年,在过去的11年里已有549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兵团志愿服务,在结束服务期的3292名志愿者中,有1796人留在新疆就业,有1289名志愿者在结束服务期后留在了新疆兵团,从志愿者变成了一名军垦战士。

年轻人总是不乏理想,到了新疆兵团,青春似乎格外激扬。在新疆兵团第一师11团,几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与记者聊起了他们的“中国梦”。

22岁的张敏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从湖北跨了大半个中国而来,一腔“好青年志在四方”的豪情,为的是在脚踏实地中磨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谭建常,继承父辈衣钵,甘愿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当好新时代的兵团民兵;来自甘肃的张同,话语朴实无华,却胸怀大志,为发挥所学专业,决心为这片土地贡献青春年华。

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和志愿者来到新疆兵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西部基层一线人才短缺的困难,促进了人才资源在东西部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新疆兵团副政委刘向松说,随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实施,新疆兵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广大有志青年为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青春力量。

一个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疆兵团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了越来越多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到兵团基层发挥才能。(记者 蔡国栋、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