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政治生态是一地一部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干净。
习总书记“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的深刻论断,如黄钟大吕,直指从严治党、端正党风政风的要害。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命题,振聋发聩,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敏锐洞察,也是对反腐倡廉现实教训的深刻反省。审时度势,只有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走为民务实清廉的正道,不入贪腐奢靡的歧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勇气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出台八项规定,雷厉风行、率先垂范、深得人心,为全党和全社会做出了表率。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力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对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来一场大扫除,特别是对那些长期见怪不怪的官场旧习惯和潜规则来个釜底抽薪,并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确保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全党全国层面上明显改善了政治生态。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以“四风”为代表的各种歪风邪气得到有力涤荡,从政环境正在迅速澄净。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决非朝夕之功。唯有切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抓常、抓细、抓长”,让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扎根落地,让已经取得的成效巩固发展,才能彻底改善政治生态。
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起决定作用的在于党的各级干部,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从政环境,是围绕着从政的动机、行为、规范和与之相匹配的风气和舆论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的整体环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向全党旗帜鲜明地指明了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建设好的政治生态的目标。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将“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为从政信念。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政以德”,领导干部恪守为官用权的官德,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才有坚实之基。此次,习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疾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5个方面的要求,思想性和实践性兼具,是指导各级领导干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有力思想武器和重要方法。“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对照中找差距查不足,常怀戒惧和敬畏,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环境影响人,人也影响环境。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我国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里也说:“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良好从政生态的营造,离不开良好的大环境,也离不开每个干部自身的努力。现在小学课堂里大多有一出《小行为大环境》的“环境情景剧”,让学生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倡导人人都来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领导干部的从政环境同样需要每个干部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从政环境。保护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每个领导干部自己。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当前,党员干部要克服政治生态“事不关己”“只求自保”等模糊认识和消极观念,正确把握“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辩证关系,树立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党员干部自己就是“小环境”的理念,从我做起、从本部门本单位做起,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共同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从政环境。西晋思想家傅玄说:“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党员干部是社会风气的先导者,只有正心正德,才能“不令而行”。要对照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自觉将“三严三实”作为安身立命、从政为官的基本准则。领导干部恪守了“三严三实”,从政“小环境”就能清朗,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根本转变的目标也就能够实现。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要我们拿出治理生态环境的恒心和决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政环境恶劣、政治生态不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更是积弊成疴,需要我们掘地三尺,彻底铲除其滋生的土壤。如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跑门子走关系找靠山,自拉山头搞“小圈子”。近年来查处的贪腐窝案怵目惊心,“拔起萝卜带出泥”,贪官被查处后,往往带出其权力“圈子”里的一批腐败分子,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弄权、搞钱、玩乐的“圈子”,演变为严重危害政治生态的腐败雾霾。“圈子”的实质,是“弄权联盟”,毫无党性与组织纪律,互相利用,互相拉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圈子”的实质,是从政把政治生活私人化,培植家奴、形成默契,给形形色色的腐败创造条件。凡领导干部大搞“小圈子”的地方和单位,从政环境必然恶劣。这突出表明,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多么紧迫!
用制度保障清廉从政,用制度的笼子“关住”权力,建设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是形成好的政治生态的关键。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政者能否清正廉洁的风险点在于权力的运行上。制度建设是政治清明的根本途径。导致腐败发生的诱因多种多样,但潜规则的作用和权力行使的失控这两条,基本是共同的。干部要做到正确、规范使用权力,仅靠自律远远不够。从根本上看,有效防治腐败、实现政治清明,必须通过制度建设科学配置权力,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规范。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四个监督”正在落实,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大大提速。随着巡视、纪检监察、信访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正在整体性、全面性地推进,制度的篱笆扎得越来越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备、严密的制度设计制约权力的使用,尽最大可能挤压腐败发生的空间,正在成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有力保障。
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每个党员干部都不应是旁观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已经大为转变的今天,我们完全有信心把党的作风抓得更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文/慎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