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问责办法》9月1日起实施 六类情形将被问责

02.09.2021  17:59

     《教育督导问责办法》日前印发,并于9月1日起实施。“十次督导,不如一次问责。长期以来,教育督导之所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问责跟不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表示,要让督导“长牙齿”真正落地,必须制定专门的问责办法。

  据介绍,此次问责办法明确的问责内容,主要包括六类情形: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教育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二是履行教育职责不到位;三是教育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四是办学行为不规范;五是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六是安全问题较多或拒不接受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还明确,被督导单位的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被督导单位落实整改意见,整改不力要负连带责任。

  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双减”问题,问责办法明确,未按要求加强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存在超标超前培训、虚假宣传、超期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出现教师师德严重失范、学生欺凌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情况或重大负面舆情的,应当予以问责。田祖荫介绍,2021年,“双减”和“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成为督导“一号工程”,5月至7月,各地共组织责任督学27.5万人次,到24.8万所学校开展督导,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问责办法的问责情形不仅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各类学校及其相关负责人等被督导对象,也涵盖了督学和教育督导机构工作人员,为督学划出一道道清晰可见的高压线。”国家督学、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表示。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