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学生快乐成长,我们觉得好幸福”
夫妻俩在备课改作业
你洗衣服我做饭,你改作业我上课,夫妻齐齐把班上,双双把家还……这是一对教师夫妻每天的生活写照,他们36年如一日扎根在偏远山区小学,在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中,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他们就是浦城县山下乡青山小学教师余成彪、谢秀珠夫妇。
“老余,吃早饭了,今天星期一,孩子们来得早……”7日,为了不耽误上课,谢秀珠一早就起床做饭。
今年58岁的余成彪和54岁的谢秀珠于1979年同时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枫溪乡和山下乡的多所村小学或教学点任教。面对简陋的教学条件,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没有退却,而是牢牢地坚守着这块阵地。“新分配的老师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下去,我和老余都是青山人,必须扎根在这里,如果我们也走了,那孩子们怎么办?”谢秀珠说。
2000年3月,由于填写干部履历表需要照片,谢秀珠到临江镇拍照,发现自己的脖子特别粗,原本以为是照相馆拍照出问题。回家后她对着镜子仔细观察,才发现自己的脖子有一肿块,硬邦邦的。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亲朋好友都劝谢秀珠赶紧手术,可是她怕耽误学生的课程,硬是拖到了暑假才去浦城中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恰逢余成彪评职称,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妻子,余成彪将材料带进病房,趴在妻子的病床上填写。
在浦城中医院住院一周,谢秀珠的病情不见好转。当年7月中旬,在医生的建议下,谢秀珠转到福州肿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两个月,待病情稍微稳定,谢秀珠便迫不及待回到了学校。余成彪担心谢秀珠大病初愈的身体受不了,主动为其承担了大部分的课程。
此后,无情的病魔还是时常折磨着谢秀珠,她又经历两次手术,每次手术都选择在暑假进行,就是为了不让孩子们落下哪怕一节课。在生活上,余成彪对妻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工作上,他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经常与学生谈心,嘘寒问暖,学生有个头疼脑热,他立即问医求药。
余成彪、谢秀珠深深热爱着他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用关爱呵护着每一朵花。2015年1月,谢秀珠还获得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
“山区虽然条件艰苦,但看着学生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我们觉得好幸福。”余成彪说。36年来,他们送走一批又一批山里娃,脸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岁月的痕迹。 ◎柳志勇 钟鸣 张依婷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