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看守所:监室带双向触摸屏 铁栏防自杀
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调研人员,进入北京市几家看守所,一探这套常人看来颇有神秘感的设施的内貌。
根据2013年起生效的新刑诉法,看守所收押四类人员:被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判有期徒刑后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罪犯。看守所内部一般将前两种人员称为“未决”,后两种称为“已决”。
在记者等人到访的第一家看守所——通州区看守所,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已决和未决人员被分区关押。在记者经过的女性监区,每间监室门口都有一个铭牌,录明主管和协管民警的姓名和在押人员名单。每间监室平均住5-7个人,室内相当干净。
监区各处都有类似防止“意外”的设置,如楼梯天井均以铁栏杆围起,防止在押人员翻越楼梯或自杀。监所有多道AB门,这是一种内外两重门的设置:一侧门没关上时,另一侧门无法打开。
作为全北京市最近改造的设备比较先进的看守所,这里的每间监室门内外都有电子触摸屏。民警向记者演示了触摸屏的使用方法:外屏可以查看在押人员的基本资料,可以调出历史记录,还有紧急状况下的“一键开门”功能;内屏则由在押人员自己操作,可以预约购买各种日用品、小食品,可以预约就医和约见检察官,还能查看自己账户的余额。
监室内的墙上贴着作息时间表和每周菜谱。从时间表来看,在押人员每天的日程都很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听广播宣传,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和休息,在规定的时间室外活动。据介绍,他们也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比如晚上可以看电视,读看守所里的书籍。
“虽然条件挺好,这毕竟还是一个限制人身自由的地方。”一位干警对记者说,“你进了大门,有没有感觉到气氛跟外面不一样?反正我每天下班一走出那道门,才会觉得浑身顿时轻松了。”
通州区看守所没有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安排劳动任务。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局长赵春光告诉记者,全国只有一部分看守所还保留着劳动项目,但有各方面的要求:如每天劳动不得超过3小时,每周不得超过15小时,对未决在押人员不得强制安排劳动。“我们不是把劳动看作是他们的义务,而是他们的一项权利。”他说。
在通州看守所,在押人员可以享受到的待遇还包括生病时的远程视频会诊,以及特殊情形下与家人的双向视频见面,但这些手段只不过是全科医疗服务站和家属单向视频技术手段之外的必要补充。从硬件设施的角度来说,通州所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但最令人瞩目的设施还是心理咨询室:屋内摆放着沙盘,和摆满类似玩具小人的展示柜,干警介绍说,这是一种引自国际上“箱庭疗法”所用的器具。郝同告诉记者,看守所里10名专任的管教民警中,已有一半通过与北师大的联合培训和全国统考,取得了国家正规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比如在押人员哪天感觉非常低落,或者有什么想不开的,可以通过主管民警要求预约心理咨询,这边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