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造福工程二十年 造就一番新天地

29.05.2014  17:40

      20年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一项扶贫搬迁工程——造福工程。从1994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将此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20年来,我省造福工程经历了扶贫搬迁、消灭茅草房、帮助连家船民上岸、避险搬迁、推进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住条件等阶段。自2013年起,此项工作赋予“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精神,把居住在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农户纳入造福工程搬迁改造对象,促进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

 

        截至目前,全省有6000多个自然村,101万人整体搬迁至集镇、工业园区、中心村等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水平较高的聚集地。

 

        “造就一番新天地,福到农家感党恩。”这是群众对造福工程朴素的表达。

 

        贯穿20年造福工程的,是我省各级党政“摆脱贫困”的为民情怀,是当年习近平同志在闽大力倡导的“滴水穿石”奋斗精神。

 

        闽东开先河,造福工程让一部分人短期内摆脱贫困,是一项“消除绝对贫困”的有益探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省委出台各项扶贫政策。闽东大地,人们在奋力摆脱贫困。到1988年底,全区脱贫率已达87.3%。然而,对“山高坡陡石头多,居住分散村庄多,基础薄弱灾害多”的闽东地区,处在恶劣环境中的一部分人脱贫则难上加难——

 

        1987年9月11日,受当年12号台风影响,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顷刻间山洪暴发,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人们眼睁睁地看着依靠扶贫刚刚起步的这一村庄又陷入困境。专家勘测后建议:这里的土层是公元前300年前的堆积物,结构不稳定,最好举村搬迁。

 

        与九仙村类似的村庄还很多。这些村庄基本为“七无”(无自来水、无电灯、无公路、无广播、无医疗卫生所、无学校、无供销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对于这些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特困村和村里的特困户来说,政府的救济只能维持他们最简单的生活,无法根本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年年扶贫年年贫,年年救济年年救”。

 

        曾有一名群众发出这样感慨:“不是我们不勤劳,也不是党的政策不好,实在是这里种地不长粮,海没鱼捞呀……”这话发人深思。

 

        闽东也试图从改变基础设施入手,把公路向深山延伸,将电网铺向人迹罕见的海岛,企望降低其迈出贫困的门槛,但对于极其分散的千余个自然村,建起公路网、电网那得花多少钱?这不现实,只能另找出路。

 

        当时,闽东几任领导,一任接一任地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搬迁”成为一个很好的出路。早在1985年扶贫工作刚起步时,闽东就开始对一些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迁出的群众较快地脱了贫。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经常深入灾区,走访偏远山区、海岛的乡村,继续探索闽东脱贫致富的路子。他强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发展闽东。从上世纪80年代末,闽东开始对“七无”村以及一些贫困村、受灾村和草房村(户)进行搬迁。到1993年,全区已有76个村1289户6235人完成了搬迁。

 

        “断穷根我离旧屋,奔富路党引新途”。搬迁后的群众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1987年人均收入才130元、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的福安市溪潭乡马山村,搬入公路边的新村后,1992年全村种植生姜100多亩,加工出口新加坡,大部分村民仅生姜一项年收入就达6000多元,很快脱了贫,告别了年年领救济款的日子。

 

        1994年,造福工程列入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消灭茅草房和解决连家船民居住问题成为新亮点

 

        尽管我省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到1993年底,全省还有80万人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特别是有10万人仍然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偏僻山村。这10万人的贫困问题是扶贫攻坚的难点。于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闽东做法,实施大规模的造福工程。

 

        1994年1月,《关于实施“造福工程”的通知》正式下发,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全省农村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消灭绝对贫困和完成造福工程搬迁三项历史性任务。时任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同志,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经常深入调查,指导搬迁工作。1998年,在一次奔小康工作宣传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有些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村庄,如果不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搬村迁户,简直无法脱贫,更不用说奔小康了。

 

        1997年5月,一份来自省政协的调查报告,摆在了习近平同志的案头。报告反映:尽管近几年来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闽东畲乡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住在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里。

 

        闽东少数民族至今还有人住茅草房,这与全省奔小康的大形势相差太大。报告深深地触动了习近平同志。他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赴闽东调研,走访了福鼎市、霞浦县一些典型的茅草房户,当场研究解决的方案和措施。回到福州后,他立即向省委写了《关于闽东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情况的报告》,建议进一步明确把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闽东少数民族居住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作为重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报告》除了反映茅草房问题,还指出:闽东“有1.26万连家船民需要上岸定居,单靠自身的努力难以实现”。《报告》提出,“先解决茅草房改造这一最迫切需要的问题,明年以后再逐步解决‘连家船’等‘造福工程’事项”。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更加实际的措施,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省政府专题研究,很快落实了闽东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等600万元资金和有关政策扶持措施。

 

        “消灭茅草房,甩掉贫穷的帽子!”在茅草房集中的霞浦县和福鼎市,茅草房改造被当作扶贫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快地,政策兑现,资金到位:草房改造户用地优先审批;当年的许多税费减免;政府的补助款很快落实到户,不足部分,草房户自筹一点,银行借一点,亲友帮一点……

 

        1997年底,闽东地区2000多家特困户,终于甩掉象征贫穷的“草帽子”。在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原来住草房的13户47人,当年都搬进了砖瓦房。新建的八幢砖混结构平房,每幢占地面积近50平方米。

 

        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比一般的造福工程更有难度。他们的搬迁除了需解决住房外,还要解决子女教育、土地、水、电、路等问题,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

 

        根据习近平同志的报告,省委、省政府提出从1998年开始,花3年解决这一问题。为推动造福工程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1998年12月,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召开。习近平同志在会上指出,彻底解决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问题,把它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同时,他强调,各地务必采取倒计时的办法,加大造福工程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力度。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上足人力,备足物料,加快施工进度,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对已完成搬迁的群众,则要开始着手安排生产项目,安置与生产同步考虑,使他们尽快实现安居乐业。    

 

 

        到2000年底,省地县三级共安排3904万元船民建房补助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等配套资金。全省造福工程搬迁20万人,其中连家船民18466人。

        近日,记者走进白马江畔的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一排排砖混结构的房子,依坡而建。这个村的群众世世代代漂泊海上,如今,全村511户2310名连家船民在岸上有了温馨的家,过上了幸福日子。过去村里连个小学毕业生都很少,如今已培养了30多名大学生。去年下岐村年产值1.17亿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万元。

        这里的干部群众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习近平同志多次来到村里走家入户、问寒问暖的情景。习近平牵挂工程建设情况,关心他们上岸后的生产生活,鼓励他们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回想起这些,他们倍感温暖。

        “过去打死不见官,现在上岸住新房,感谢共产党,感谢好干部!”这是上岸定居的连家船民的共同心声。

        新世纪,新起点,造福工程稳步推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群众对于改善居住条件和就学就医等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造福工程的搬迁对象逐步调整为帮助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解决“五通”(路、电、水、通信和广播电视信号)问题难度大且公共服务难以覆盖的偏僻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

        根据当时摸底调查,全省30户以下的此类自然村仍有9000多个。对此,我省开始实施针对这些村庄群众的造福工程,将他们整体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方,解决“五通”问题,提升他们的公共服务水准。

        2008年,我省出台《加快实施“造福工程”的若干意见》,将造福工程与推进开发式扶贫相结合,与防灾救灾体系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201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出台,将造福工程实施范围扩展至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石结构房搬迁安置、省级试点小城镇的旧村复垦搬迁、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农村住房灾后重建等7大类,造福工程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

        三明大田县桃源镇大湾新村,是2012年首批省级重点扶持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走进新村,初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社区不仅生态好,而且功能齐。住宅按统一标准统规统建,实现会客厅、起居室、停车位、新型厨卫、太阳能、有线电视、宽带、电话、自来水、用电等十大功能要素整齐完备。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农民休闲公园等建设如火如荼,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靓丽、服务便捷的新型农村社区逐渐成熟。

        从山里人变成镇里人,福州罗源县飞竹镇居民雷孝燕不仅实现安居,而且一家人都在镇区实现了就业,她从事刺绣生意,丈夫当厨师,她的父亲进入当地石材

        厂,每月收入几千元,生活甜蜜蜜。同时,搬迁人口的集聚,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数据显示,全省营建的2000多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增加了近60万城镇人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作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决策部署。我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偏僻山区的发展,既保持生态美,又实现百姓富。2013年起,我省将居住在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农户纳入造福工程搬迁改造对象。造福工程很好地实现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

        这是一条双赢之路。顺应困难群众的期待,高山、偏远地方的群众搬下来后,由于大都集中安置区县城周边、集镇、工业园区和中心村,就业门路得到拓宽,增加了收入;其次,群众搬下来后,减少了对原居住地的林木砍伐、垃圾排放和环境破坏,保护了江河

        源头,维护了生态平衡,严守生态环境红线。今年,全省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完成5万户20万人搬迁任务。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去年通过造福工程,将生态脆弱区8个村104户村民搬迁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洲村,减轻了生态承载压力,巩固了绿色文明,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山”。如今,好生态产生效益,三洲镇打造国家级汀江湿地公园,搬迁的群众依托湿地公园,发展土特产、美食、家庭旅游一条街,彻底改变“居住深山、出门爬山、日夜伴山、吃穿靠山”的状况,走上了致富路。

        回顾20年,造福工程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受益人群不断扩大。省级财政预算从最初的300万元,到2011年2.5亿元,再到2013年的4.9亿元。从1994年人均补助200元,到2008年人均补助2500元,再到2013年3000元。受益群众从1994年每年搬迁1.5万人,到2008年6万人,再到2013年20万人。

        实事暖人心,造福千万家。造福工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大大加快了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