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漳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12.01.2016  12:51

  闽南日报福州电(记者 张俊毅)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1月11日上午开幕。当天下午,漳州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老同志陈明义,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群英,市委书记陈家东、市长檀云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汉夫、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玉辉,市领导梁伟新、兰万安、林俊山、庄振生以及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等漳州代表团代表参加审议。

  审议中,代表们踊跃发言,畅谈学习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体会,对我省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陈明义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个好报告,听后很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赋予我省的好政策,使我省发展有方向、有动力、有效果。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过去五年取得了重大成就,去年各项工作也成效显著。报告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切合实际,突出贯彻了五大发展理念;谋划新一年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扎实。他建议,在落实规划和推进精准扶贫方面,要把目标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在建设“海丝”核心区方面,要让优势产业和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推动厦漳泉同城化方面,可学习借鉴中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做法,特别要加强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上的规划对接;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力度办好职业教育,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推动教育改革。

  张志南代表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新要求,完全符合福建实际。“十二五”胜利收官,来之不易。“十三五”催人奋进,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目标任务明确,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一要把稳增长的要求落到实处。稳住实体经济大盘,分类指导,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在融资、开拓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二要把转型升级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供给侧上发力,促进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对接落地,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要把扩大有效投资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公共基础服务等项目,坚定不移加快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闽台合作等方面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陈冬代表指出,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立意高、分量足、措施实的好报告,体现了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了省委九届十五次全会精神。他建议漳州在未来发展中,要在改革创新上释放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更多的规模企业培育成上市公司;抓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颁证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机会,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在协调发展上分享红利,主动对接、主动融入厦漳泉同城化,把漳州的潜能和优势激发出来。要在绿色生态上凸显特色,推进“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要在扩大开放上闯出新路,进一步发挥对台独特优势,着力打造古雷石化产业园区等载体。要在共建共享上惠及民生,处理好九龙江保护、就业就学、教育、社会安全保障等问题。

  刘群英代表认为,报告务实高效,对2015年和“十二五”的工作回顾实在简练;谋划“十三五”思路明确,理念清晰,符合福建实际;部署2016年工作措施有力。她建议,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集中力量打造朱子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国内外和两岸交流的重要载体。

  陈家东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是个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好报告。报告有六个特点:一是不容易。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五年GDP年均增长10.7%,相当不容易。二是站位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未来五年发展。三是内容实。通篇说的是实情,安排的是实事,出的是实招,求的是实效。四是发力准。扩大有效供给和扩大有效需求两手抓,十分精准有力。五是措施严。对“餐桌污染”、生态保护提出了最严格的监管措施。六是重短板。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重视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紧扣“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主线,描绘了“十三五”发展新蓝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兰万安代表建议,省里要加强对漳州、泉州、福州“海丝”申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要出台特殊优惠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卢力代表建议,充分发挥漳州在深化对台合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古雷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厦漳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古武高速公路古雷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