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省份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赶在2015年最后一天,广西、四川、陕西、云南4个省份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各自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至此,自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知以来,除北京、广东、浙江三省份外,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公布了实施办法。这标志着中国乡村教育按下了“底部攻坚”的快进键,也使得此前长期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痼疾有望破题。
政策靶心始终向下,聚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长期面临好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惑。这也成为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薄弱环节和最大短板。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八项具体举措,并明确要求各地制订实施办法,瞄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所在省份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以便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聚焦乡村优秀教师“下不去”的老大难问题精准发力,是各地制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政策靶心。为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解决乡村教师短缺矛盾,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针对多年来大量乡村学生涌入城市学校、大量乡村优秀教师招考进城等“失血”现象,安徽省完善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聘”办法,优先补充乡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学点教师,城镇学校新任教师1年试用期满原则上先到乡村学校任教2年以上,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占编分配到指定的乡村学校任教不少于6年;海南省则通过实施省级学前教育乡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从2016年至2020年,每年为乡镇中心幼儿园招聘约100名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按国家特岗教师标准执行。
与其他省份的教师补充机制不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创新支教走教模式,每年选派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2000名左右紧缺学科的优秀教师,除完成原单位教学任务外,到乡村学校轮岗走教。
资源投入向下,倡导“艰苦地区待遇高”价值观
“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就越高。”这既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出发点,又是29个省份“实施办法”共同倡导的新价值观,也是国家和各地给全国330万名乡村教师的政策福利。
因历史原因,城乡教师在地位、待遇上所形成的“剪刀差”,是造成我国乡村师资多年来严重“失血”的一个重要诱因。为此,各地出台的“实施办法”都紧扣这一“失血点”,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编制职称同时向乡村倾斜等方式,对乡村教师队伍开展“靶向治疗”。
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社会氛围,成了一些省份不约而同的政策选择。为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西藏自治区在2016年人均月补助标准达到二类区500元、三类区1000元、四类区1500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三类区、四类区补助标准。甘肃省则在乡村教师享受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贴200—600元的基础上做好“加法”,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按每月不低于3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乡村教师住房难,一直困扰着不少农村学校。河北省将乡村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有突出贡献的在职乡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每两年实行一次奖励,每次奖励300人左右,每人奖励1万元。
在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同时,着手解决教育界多年呼吁的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也成了各地制定政策的另一个突破口。在已出台“实施办法”的29个省份中,几乎各地都实行统一的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村小学、教学点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和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针对多年来基层反映的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解决编制难问题,重庆市的“实施办法”进行了正面回应。重庆明确提出,寄宿制学校按寄宿学生规模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并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小学按1∶5∶4、初中按1.5∶5∶3.5的比例设置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福建省统一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黑龙江省尝试在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将外语成绩、发表论文作为硬性要求。
再造学习链条,提高乡村教师“造血功能”
在乡村学校教一辈子书,可能没参加过一次校外业务培训。这曾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不少乡村教师培训情况的真实写照。受制于学习链条不完善、培训指标和资源少等因素,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普遍不高。
为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还是各地的“实施办法”,都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教师学习链条再造,普遍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以德化人的教化作用,着力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
在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方面,各地都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尤其是中西部省份计划在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基础上,实现对中西部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全覆盖。辽宁省的路线图明确,到2020年构建起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联动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不少于100个乡村教师“影子”培训基地学校,组建1000名乡村教师导师团队,重点选拔培训1万名乡村骨干教师。地处西南一隅的贵州省,根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现实,构建“省内外优质教师培训基地—区域性乡村教师发展中心—乡村校本研修示范学校—乡村名师工作室”一体化的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并从2016年起每年重点遴选、培育10名乡村教育家和300名乡村名师。
可以期待的是,从2016年起的今后5年,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广大乡村教师在获得越来越多继续教育机会的同时,乡村孩子将享受到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