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关于我省体育工作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省人民政府:
2014年7月30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省体育局局长徐正国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省体育工作发展情况的报告》。7月30日下午,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审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体育是民生的事业、公益的事业,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组成人员充分肯定近五年来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针对全民健身发展不够均衡、公共体育设施总量仍显不足、后备人才培养较薄弱、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是落实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围绕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全面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依托打造富有地域行业特色的群众品牌赛事,促进全民健身生活化、社会化。重视组织引导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力度,放宽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准入,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切实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改善资金支出结构和使用效益,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支出比重。
二是整合盘活资源,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继续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真正面向群众、就近便利的公共体育设施,依法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居民住宅区配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定。抓住城镇化进程中调整增量的机遇,坚持城乡统筹,扩大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努力挖掘区域体育资源,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共享,鼓励和引导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尤其省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协调学校体育场馆的有序安全开放问题,尽快依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居民社区公共健身器材的维护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统一管护主体,保障群众健身安全。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整合淘汰弱势项目,做强我省特色优势项目,开发提升山地户外、江海水上运动等潜优势项目,重点突破集体球类项目。加强体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拓宽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拔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训,使各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大力推进体教结合,严格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充分发挥省运会、青运会等重大竞赛的杠杆作用和抓手作用,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促进区域体育发展平衡。支持发行青运会主题彩票,落实为引进高水平人才给予重新建档、高薪聘用等优惠政策。
四是调整优化结构,做大做强体育产业。发挥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引领作用,探索推广全省体育用品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群众体育健身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休闲业、会展贸易业,以及推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传媒等相关业态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省区位和生态优势,努力打造体育健康服务业品牌。有关高等院校要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
五是扩大闽台交流,推动海峡两岸体育发展。找准闽台体育交流合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完善合作规划与安排层次,深化两岸在教练互换、异地训练、基地建设、表演互动、运动员竞赛以及台湾优势体育项目入闽落地等方面的合作与探索。倡导“两岸一家亲”理念,注重深耕基层,发挥民间力量,鼓励两岸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团及基层体育组织间的交流,通过举办适合两地的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两岸体育事业深度融合发展。
以上审议意见,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规定研究处理,并自收到审议意见之日起九十日内,将研究处理情况书面报告省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