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承不忘志愿情

27.11.2015  10:13

    夕阳西下,拉长了志愿者和孩子们的身影。

  针对留守儿童的“希望之家”,每次活动都会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环节,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对一地聊天,很多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会在这时说出憋在心里的事。

    还希望在父母肩膀玩耍的年纪,在另一个肩膀上感受到了温暖。

  

    相互协作的小游戏,让平常不愿交流的孩子体会到相互配合的快乐。

    有时候静静地陪着,也是一种安慰。

    象棋兴趣小组上,一位男孩紧紧抱住一周没见面的大哥哥。

  5年来,每逢周三下午,龙海市白水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都会等待一群大哥哥、大姐姐的到来,因为有了他们,课外活动的时光总是丰富多彩。

  白水镇位于厦门湾南岸,许多青壮年纷纷外出到厦门打工和经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镇在厦门经商和务工的外出人员达上万人,在中心小学的孩子中就有很多平日里是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跟父母的交流少了,有些孩子就变得不爱说话,甚至会躲避正常的同学交往,更不用说课余生活了,电视、电脑成了他们在家里的全部世界。

  2010年开始,嘉庚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这里,正如团队的称呼“希望之光”一样,年轻学子们用爱和青春的热情让这里的孩子有了一个多彩的课外世界,也让那些留守儿童慢慢地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哥哥姐姐。

  在活动时间里,志愿者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为这里的孩子开展多样的课余辅导、兴趣班,甚至是一对一的开导、聊天。很多孩子都留有志愿者的手机电话,遇到心里难受的时候,电话那一端一定会有一位耐心听他倾诉的人。

  每一年嘉庚学院新生入学老生离校的时候,也正是志愿者团队新老更替的时节。“有爱心,是参与者的必备条件。”志愿者吴沁桐告诉记者,“我们会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新老队员间的相互搭配,来维持团队的专业和默契。

  如今,在这些年轻学子中,参与志愿活动成了一种承继不忘的情怀;在一年年长大的孩子心里,哥哥姐姐们的面孔也许会渐渐模糊,但“希望之光”照亮的岁月一定充满着爱。(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