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更涝 树兜村有办法

24.03.2016  14:36

涝,曾是福建省古田县卓洋乡树兜村挥不去的阴影,村民因此吃尽苦头。“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是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意味着“更涝”的未来还在等着。

然而,在直面“更涝”的气候趋势时,今天的树兜已胸有成竹,显示出从未有过的从容。原来在驻村书记施永强的带领下,近两年来全村民众齐心协力将防御涝灾的工作做足了,做细了。

说起施永强,树兜村的村民们异口同声称赞:“好人,好书记!”他是福建省气象台办公室主任,由福建省气象局派驻在树兜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小桥、流水、人家,是多数人心目中的乡村写照,施永强也是如此。但是,当2014年4月,他第一次踏进树兜村时,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之前的想象。廊桥下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名为门前溪,因久未清理,已被垃圾堵得仅剩下两三米宽,两旁杂草丛生,蚊蝇成群,恶臭扑面……“脏、臭、乱”是这个人口仅1200人的小村庄给他的第一印象。更令他揪心的是,这要是来一场强降雨的话,该如何排水啊?

身为气象人的施永强,在驻村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要彻底整治这条像“臭水沟”般的门前溪,解决村里的排涝问题,改变村容村貌。经过权衡,他决定从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整治入手,清除门前溪中的垃圾。

施永强立即召集村委开会,动员村民行动起来,不再将垃圾倒入溪中,一起清除溪中垃圾,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争创美丽乡村。

可是,长期以来村民们已经形成把这条小溪当“垃圾中心”的习惯,不是新来的驻村书记开一次会,说几句动员话就能够改变的。当号召村民一起清理溪中垃圾时,施永强总是吃“闭门羹”。

决定的事,总是要去做的。尽管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施永强还是坚持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来捡垃圾,他想用自己的行动来逐步带动村民参与进来。

在村治安监控视频资料里还留存有施永强当年捡垃圾的画面:在清晨蒙蒙亮的曙光里,施书记拿着垃圾袋从宿舍出来,径直走到小溪旁边,抓着溪边的杂草,踩着充满恶臭的淤泥,下到溪岸边,不断俯身捡起垃圾,装入袋子里。可是岸边来往的几个村民们,却是在一旁看着他,笑话他。

当时村民们总是在笑这个捡垃圾的新来书记:这么多,捡的完吗?真傻!”村书记陈育楼对记者说道,“可施书记没理会这些,仍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向他们解释清理河道的必要性。

2014年7月,台风“麦德姆”来袭,受其影响,树兜村过程雨量达209.1毫米,其中连续3小时最强降水57.9毫米。由于仅靠施永强一个人的力量,门前溪里的垃圾还未能清理干净,加上长年没有清淤,强降雨造成河水猛涨,小溪的河岸受洪水冲刷塌方200多米,沿河的菇棚被冲毁2座,坍塌1座,进水5座,共冲走菇筒3000筒,泡水5万筒,直接经济损失近20万元。

严重的内涝灾损,惊醒了村兜村村民。他们仿佛一下子体会到施永强的“良苦用心”。捡垃圾的队伍迅速壮大,一个,两个……数百个。“施书记很让我们感动啊!从城里来的,不嫌我们村脏乱,还亲自为我们捡垃圾,刚开始我也笑他傻,后面想想施书记说的‘垃圾不清理,河道就会被堵住,容易发洪灾’很有道理,我就加入到捡垃圾队伍中。”70多岁的村民陈光年说,“我还交待我的孙子们,以后再也不准往小溪里丢垃圾了。

捡垃圾、清淤泥、拓宽溪面、建设防洪堤……在外界印象中,因“臭而知名”的树兜村,在施永强的带领下从此开始改变。2015年,村里完成了近1000米的河岸防洪堤建设和沿河的道路建设,门前溪的河面也拓宽到十三米。新河岸的建成不仅让树兜村面貌焕然一新,也让往年饱受洪水肆虐的“聚宝盆”――菇棚,上了“永久牌”保险。

2015年8月,台风“苏迪罗”正面登陆福建,同样给树兜村带来了超历史纪录的大暴雨:过程雨量236.9毫米、连续3小时最强降水65.8毫米!然而,新建设完成的河岸让“苏迪罗”带来的魔鬼般的强降水也只能顺着规划好的河道咆哮而过,再也奈何不了树兜村沿河两岸的“聚宝盆”了。全村沿河没有一个菇棚进水,也没有一个菇筒被水冲走。

我们村还建有自动气象站、气象信息显示屏、农村气象服务查询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等,有了这些设施,特别是有了气象专家施书记,对老天爷的‘脸色’我们再也不用只眼巴巴看着了。”陈育楼自豪地说,“施书记不仅教会我们如何防御气象灾害,更重要的是,还让村民树立起‘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强烈观念。现在,我们村更团结,村民们以‘村’为家,共同建设,共同爱护,争创美丽乡村。

在“3•23”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施永强更显忙碌,走进每家每户送上气象科普材料,进一步引导村民关注气象、了解气象、懂得气象,增强村民们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村民们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能力。(宣教中心汤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