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是种什么病?
非常评
近日,学者周国平在微博上写道,“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一时间,他的话语引起各方争议,最后周国平不得不删帖了事。对此,网友们引用之前流行于网络“直男癌”一词,调侃像周国平这样的男性: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并略带大男子主义。
告别“男神”:女人想要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被拉下神坛的是不再时尚的周国平,将来应该还会有其他“男神”成为目标,即使他们包装得更可口一点。
哲学家周国平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在微博说恋爱、操持家务和育儿是女人的“天性”和“唯一的野心”,会让一众女网友犯了嗔戒……这像一次意外撞车事件,双方都觉得自己无辜,对方挑衅。
周国平对男人女人的看法似乎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对“人性”觉醒的浪漫呼唤伴随着性别差异的重新刻板划分,以对“女性美”的挖掘和赞美输送男性中心主义,主张女性退出公共领域和服务、奉献于男性的个人需求。这种“人性论”的兴起是有深刻时代背景的。
然而,女性群体从未完全陶醉于这种迷魂抒情,首先是因为生活没那么浪漫,围着家庭和男人转难有安全感。现在,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生女一代渴望前所未有的自我实现,比上一代更倔强和自信,她们开始唾弃性别气质和性别角色的既有教化,要求和实践相互尊重的性别关系,既是作为男人和女人,也是作为有全面的同等资格的人。在她们面前周国平的观点真是过时了。
但周国平的观点在这些女性面前过时了,在整个社会上还没有。所以他才能引发这么激烈的不满,他将仍然笼罩在女性头上的性别规范落笔到文字,他是一名有意无意的代言人,拿他当靶子是终于找到了可攻击的具体对象。另一个契机是社交媒体让人聚集,让私下的哀音变成公开的怒吼。网络上群体的发声可以压倒单个名人,这是周国平不习惯,甚至厌恶的,却是无名者可以庆祝的机会。
资源分配多寡有巨大差异,但人们基本都能拥有比以往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选择机会。父权制不断演化出新的维持形式,也是它在此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因为它毕竟不再是铁板一块,有机会觉醒的人很难再重新沉默,这是时代最令人乐观之处。
然而社会并不同步,陈腐的包袱没那么轻易甩掉。所以,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摩擦甚至冲突的年代,关于性别规则的设置权属于谁以及该如何设置。而且,这其实还只是开始,在这个时代被拉下神坛的是不再时尚的周国平,将来应该还会有其他“男神”成为目标,即使他们包装得更可口一点。必须要看到:不需要自封的“男神”们指点我们该如何生活,无论男人女人,生活的真理都应该是自由选择。
这种看似偶发,实则必然会发生的交锋,会将问题扩散,让更多人在占立场之前“不得不”思考。所以这一定是好事。这是问题开始被识别、尚未被改变的时刻,看不见的制度的改变必将缓慢艰难,此时重要的是辩论会带来震荡,继而带来更多可能。 □吕频(女声网主编)
须防“直男癌”从私域向公域扩散
我们要守住社会公共生活中“男女平等”的铁闸,而对“直男癌”等病症,可以通过法律舆论,控制其不从私域向公域扩散。
这个话题重新点燃了关于男女地位问题的争论。经历了女权主义、女性运动等历史事件与理论建构,男女平等已经如种族平等一样,成为文明的共识;但直觉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无论如何批判声讨,也改变不了大男子主义思想继续存在流布的现实,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当然在于强大的传统文化基因。男尊女卑,最早是由于男性拥有更大的“力量”,承担着更多责任和义务的现象,然后,又转化为强大的文化传承,中西文化在这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中国因袭千年的伦理纲常固无须赘言,西方除了夏娃的神话外,美杜莎毒蛇的头发、让所有人石化的眼神及其凄惨命运的神话,也未尝不深藏着古人对女性诱惑的恐惧和镇压。而从柏拉图以降的那些哲学家们,偏激点说,甚至多数哲学家,都对女人多少抱着一点成见。我们可以轻易地举出卢梭、罗素、叔本华、尼采等一大串熟悉的名字。
原因之二在于,男尊女卑还关涉到文化心理乃至生理。男性有力量、偏理性,女性偏柔美,重感性。因此男性更容易树立“强者”形象。而对强者的尊敬渴慕,其实是超越性别的本能——只要看看猴王在猴群中的地位就知道了。这也能解释为何军人与哲学家们更容易大男子主义,因为这正是男性的力量与思辨力可以驰骋的场所。另一方面,落实到情感领域,男女的互相渴慕出于天性,本来是平等的,但男性更理性的天然特点使其更容易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男权思维部分源于难以摆脱的惯性,卢梭即存在着一面赞美女性价值,一面倡导男权制的理论矛盾,这种矛盾也可视为理论与现实行动的矛盾。这种惯性女性同样难以祛除。像莎乐美那样即便面对尼采或里尔克强大的场域也能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女性实属少数。即便如具有独立思想的阿伦特,也不能不接受海德格尔对她命运的拨弄。而洞察世事的张爱玲,面对胡兰成,最终也只能留下惆怅并用孤独来守护自己的骄傲。
基于此,直男癌正如同“癌”一样,短期肯定会局部存在,好在也只是“局部”。普通而琐碎的日常生活,抹杀了双方在少数领域的不平等,体现了优势互补的好处,甚至还体现了女性优势。作为策略,我们要守住社会公共生活中“男女平等”的铁闸,而对“直男癌”等病症,可以通过法律舆论,控制其不从私域向公域扩散。随着文明的进步,公众免疫力的不断增强,相关病灶自然会慢慢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