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称深改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轻重缓急要有章法

04.10.2014  09:05

改革精度 轻重缓急有章法(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来自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观察与思考之三

本报记者 胡果 李仕权 肖潘潘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采访全面深化改革,常听如此感慨。几个即景,发人深省:

扶贫攻坚,“上面定项目,下面眼巴巴,吃到嘴里却不对味”。

城镇建设,拍脑袋决策,少产业支撑,“规划建设两张皮,空有房子没人气”。

农田水利,小沟小渠,跑冒滴漏,“眼瞅清流到地头,伸着脖子就是喝不到水!

改革缺精度,粗心大意找问题,必然摸不到实情;粗制滥造定举措,必然扎不准穴位;粗枝大叶搞落实,必然收不到实效。

啥叫改革精度?

精准把脉,问题看得准、不踏空。

精当统筹,措施有配套、有协同。

精细操作,落实讲重点、推得动。

换句话说,既顶层设计,又末端治理;既不拖延误事,又不急于求成;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出;既把该管的事管好,又把该放的权放足。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人。增强改革精度,着力点在干部。采访中,基层群众描了几类“不讲究”的干部肖像——

羊粪蛋蛋表面光”。这一派,蜻蜓点水,浮在表面,“大概其”“差不多”,听不到真问题,摸不着新情况。

接力赛跑到了棒落空”。这一派,面对改革,一哄而上,没有轻重缓急,不讲章法渐进,缺少系统谋划,不善统筹兼顾。

大水漫灌大呼隆”。这一派,推进改革缺乏精准的节奏把握、有力的流程控制,手榴弹炸虱子,劲没少花,效果不佳。

这派那派,说了归齐“马虎派”——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备不足、学习不够、作风不实,跟不上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节拍。

增强改革精度,是感情,也是能力;是认识,也是方法。

先看贵州,六个“到村到户”,一户一策,精准扶贫。

乍一看差不多,进门入户,才知千差万别!”海拔2300米的海雀村,苗族老乡朱学安一把拉住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的手——这个干部他熟悉,两个月,上了他家六回门。

态度精诚,才能精准把脉,找到真问题。深化改革,见不得脚不沾土、作风漂浮,容不得磨洋工,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

再看河北,一天化解过剩产能800万吨,宛如天方夜谭。

认识达标到行动过关,越压越多到决不反弹,唐山市政府特邀咨询辛志纯点赞:“市长的归市长,市场的归市场,理清了、捋顺了、打通了。

业务精通,才能精确制导,制定好措施。深化改革,就得远离本领恐慌,力避“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还有安徽,打通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政府决不包揽。

下面部门以广建水利的名义,要求增6000多编制。省里坚决堵住,政府投2/3,社会跟1/3,多种形式服务,多样化市场主体,多年痼疾彻底清除。

协调精到,才能精细操作,赢得实效益。深化改革,“”要有规矩,不打“小算盘”;“”要有章法,不藏“小九九”。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共同释放改革红利。

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起势,增强改革精度深意何在?

结对帮扶到村户,村里走进好干部,真心实意来扶贫,屁股粘土坐得住……

一首海雀山歌,道出此中真意。

精准改革,改出真作风,改出真发展,改出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