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更多的爱伴他们成长 宁德山区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23.06.2014  14:08
  宁德网消息(记者 苏晶晶 郑振忠 通讯员 魏眉妹 文/图)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与汗水维持生计。而他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本该有的人伦之乐却被日日守望所替代。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目前,宁德市共有留守儿童29279,其中小学生19168人,初中生10111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与日俱增,宁德市留守儿童群体也日渐壮大。特别在一些偏远山区,这一群体的文化教育及心理成长尤为引人关注。日前,记者走访了宁德市寿宁、屏南等地中小学,调查了解宁德市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现状。结果表明,山区的留守儿童群体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且受制于拮据的生活环境,在成长中折射出一些亟待关注解决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   行为习惯差异大   13岁的许林妹就读于寿宁县茗溪小学四年级,和爷爷以及姐姐、弟弟四人同住一间屋子。许林妹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在福州务工,不能经常回来,这几日爷爷身体不舒服,小姨回来帮忙照顾几天。   5月26日,记者随许林妹一同回家。为了方便上学,他们的家就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巷子里。许林妹领记者进了家门,一层矮小的民房在周边四五层高的楼房间显得特别突兀。十几平米的房间里,摆放了两张床铺。许林妹说,姐姐睡在小床上,她和弟弟还有爷爷睡在大床上。小姨回来了,就和姐姐挤在一张床上。   “天气这么热,家里有电风扇吗?”对于记者的疑惑,许林妹笑了笑没有回答。虽然临近“六一”,但许林妹和弟弟刘俊杰并没有向家长要礼物。许林妹的小姨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很懂事,不会看到什么就吵着要买什么。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刘俊杰来说,这份懂事让在外务工的家长感到很欣慰。   每天11点放学后,许林妹到家就会花30至40分钟准备午饭。“爷爷早上买好了菜,我回去煮一煮就行了。”许林妹说,现在她已经会炒青菜、萝卜和蛋了。而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后,她则会把昨日的剩菜热一热再吃。   年幼的许林妹将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星期六洗爷爷和姐姐的衣服,星期日洗自己和弟弟的衣服。   对于像许林妹这样年幼而且懂事的孩子来说,尽管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但他们的成长仍旧牵动着学校老师们的心。   在屏南县岭下乡中学,就有这样一群孩子,在缺乏家庭管教的躁动青春期里,不爱学习、自我且叛逆。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有个共同点,他们中的多数家长常年在外务工。   陆则聘是该校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的一名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学校“乐和之家”的负责人。陆则聘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这些孩子因长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造成他们性格走向十分内向和过度自信两个极端。   “我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些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3年前,陆则聘在学校的支持下,经申请和选拔,在岭下中学成立了“乐和之家”。这个由1个爱心教师和30个留守孩子组成的特殊“大家庭”,如今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从当初的想法到成立“乐和之家”鼓励这些孩子多阅读,从“读书分享会”到成立“爱心小分队”下乡,从辅导学习到帮助孤寡老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他们敢于和他人去沟通,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分享和帮助。如今,在陆则聘这位“爱心妈妈”的带领和鼓励下,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