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于对付IS的“法宝”似乎除了空袭,还是空袭
空袭,又是空袭。美国针对伊拉克境内原教旨极端恐怖主义武装——“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兰国”(IS)目标的空袭始于8月8日,9月22日则开始越过叙伊边境,空袭叙利亚境内的IS目标。迄今美国已动用了包括F-22、B-2等此前从未上过战场的明星武器在内,各种可能的空中力量,钱也花了不少(月军事开支可能达到10亿美元)。
但除了派往伊拉克、逐步“添油”才达到的1600名美军顾问外,美国用于对付IS的“法宝”,似乎只有空袭、空袭、空袭,只是从伊拉克中部炸到北部,又从伊拉克境内炸到叙利亚境内。
不光美国,其盟友也如出一辙:9月23日加入的法国、26日加入的英国、丹麦等,助拳的方式,是清一色的空袭——只是光炸伊拉克境内目标,不炸叙利亚境内的;沙特、约旦、阿联酋和巴林四个阿拉伯参与空袭的国家追随美国进入了叙利亚领空,但同样除了空袭,还是空袭。
然而光空袭有用么?
IS已经营了1年多,根基深厚
和平民目标混杂,难靠空袭摧毁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中东反恐专家娜塔莎·昂德希尔认为,空袭来得太迟,IS已经经营了1年多,根基深厚,很难靠空袭摧毁;一些法国和荷兰的分析家则在“欧洲新闻”电视台上指出,IS和平民目标混杂,“伊拉克式”有地面武装(但不靠谱)配合的空袭尚且只能阻滞、无法清除其军事威胁,何况“不接地气”的“叙利亚式”?美国众院议长约翰·博纳9月28日索性指出,空袭根本无济于事,美国最终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将地面部队派回去,奥巴马如今这种犹豫不决、逐步升级的战略,只不过是多走弯路多浪费人力物力罢了。
博纳是共和党人,唱奥巴马的反调不足为奇,但他的“光靠空袭没用”论却并非没有道理——否则奥巴马也不会紧张到当天便回应了。
当天稍晚,奥巴马接受CBS“60分钟”栏目记者史蒂夫·克罗夫特采访时坦率承认,美国情报官员低估了IS的威胁,并对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估计过高,误以为后者(在地面上)足以应付IS,他也承认必须得到地面部队的配合,打击IS才能收到显著成效。
奥巴马称伊本土“地面部队”将配合
但这样的部队既不可靠、也无效果
然而奥巴马所指的“地面部队”并非美军,而仍是当地的武装——伊拉克军队、库尔德民兵和所谓“温和叙利亚反对派”。当天更早些时候,国家安全顾问托尼·布林肯对CNN “国情咨文”栏目称,奥巴马的战略“和过去非常不同’,不会派遣成千上万美军参战,或花掉几万亿美元,而是为当地武装提供支援,让后者参战,这显然符合奥巴马自竞选以来的一贯基调,以及此刻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战略。
问题在于,这样的“地面部队”既不可靠、也无效果:伊拉克军队受制于国内复杂的教派纠葛,战斗力大打折扣,且作战最积极的什叶派士兵、民兵,背后又站着个让美国人放心不下的伊朗;库尔德武装在近期战斗中已表明不是IS对手,且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无祖国民族”本身就是中东最危险的跨国不稳定因素之一,真的把他们武装到比IS更强大,谁能担保他们届时不会比IS更危险——或至少更叵测?至于“叙利亚温和反对派武装”,经过两年多的叙利亚内战,谁能担保、谁又敢相信自己训练的战士“满师”后依然“温和”,或支援给他们的武器不会通过种种渠道,成为反啮自己的毒牙?
奥巴马用空袭显示“我在作为”
至于效果就只能再说了
正因如此,即便奥巴马本人也坦承,光靠空袭解决不了问题。
但又能怎样?
美国的中东盟友或多或少和叙利亚内战有关,他们可以在空中助战,但“落地”的风险和代价,却是他们不敢轻易尝试的;欧洲各国迫于国内民意,越来越谨慎地把反IS和干预叙利亚内战区分开,连空袭都是只炸伊拉克目标(因为伊拉克政府正式邀请他们炸了),不炸叙利亚目标(因为没人邀请,且找谁邀请都有政治风险),就更别提“落地”了。而美国则更麻烦——当初决策从伊拉克撤军的就是奥巴马自己,如今倘再派回去,政治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9月28日的讲话中,奥巴马一方面坦承“光空袭没用”,另一方面重申不打算“落地”,更特意强调“这不是美军参与的一场新战争”,按照《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言外之意是“在IS问题上我们的确搞砸了,但至少我们还在管世界上的乱子”——说白了就是用空袭显示“我在作为”、“只有我还能这样作为”,至于效果就只能再说了。
反正他已不止一次强调,此次对付IS的军事行动虽不会像过去十年中美军一再卷入的战争那样劳民伤财、旷日持久,但“也不会一蹴而就”:且候着吧,反正我的任期还剩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