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好学校:莆田市北岸东埔中心小学与时俱进与全面发展

29.08.2014  11:24

  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品牌、促均衡、提质量、树形象”为工作重点,在区教育局、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学校的基本概况

  东埔中心小学前身为东埔小学,2013年9月更改为东埔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约12666平方米,小学有12个教学班,学生412人,附设幼儿园6个班级,幼儿207人。幼师8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6人,中级职称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小学教职工4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6人,中级职称17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

   二、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1.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铸师魂,树立信念操守职业规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着眼于教师群体形象的优化,大力倡导用“责任和爱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和有偿家教,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行风评议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师德承诺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承诺书上郑重签字,表达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信守师德规范,履行师德承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2)练内功,搭建平台提升专业素养。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市、区举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大赛”德育研讨会、教学研讨会……多角度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行展示和考核。全员参与培训使我校有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战线上的新秀、能手。实现了“一年合格,二年成型,三年称职,五年后步入骨干教师或名师行列”的青年教师总体培养目标。

  2.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育教学水平争优创先

  (1)聚焦课堂求实创新。我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校风、学风建设,切实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教师实行周四晚上集体业务学习制度,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须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及现代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校办学效益日趋显著,教育质量稳中有升,成为东埔镇的一所窗口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彰显了办学优势。学校先后荣获区级第二届“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先进学校”“平安建设先进学校”以及市级第十二届“文明学校”“平安建设先进学校”等称号。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课外访万家,构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为依托,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学校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全面家访一次,充分开展以实地家访为主要形式,以家长委员会、QQ、电话、飞信等为辅助形式的多途径课外家访活动,建立了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300多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内部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新建综合楼,扩建了操场,完善了学校各功能室设施。

  (3)绿色德育香溢校园。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是对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4)学校大力开辟了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成立了舞蹈、合唱队、体育运动队、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还组织学生排练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弘扬地方文化,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艺、表现特长、张扬个性的活动舞台。

  3.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安全是学校的一条生命线,离开了安全,学校的所有工作皆成一句空话。鉴于此,学校主要针对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震减灾、消防、防溺水等季节性安全问题,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教育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周会、国旗下讲话、雏鹰广播室、宣传栏、观看视频等各种宣传途径,聘请派出所法制宣传员举办法制讲座,在全体师生中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学校发展与学校安全两头兼顾。还通过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领导落实、岗位落实、措施落实。学校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食品卫生、师生外出活动、危险品等的安全工作,从而确保了学校平安。

  4.实施“阳光校务”,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一是规范学校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各部门相互协调、多向监督,管理工作细致有效。二是坚持校务公开,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公示栏、教师大会等各种形式,把教职工广泛关注的规章制度、大宗购物、经费收支、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内容向全体教职工公开。三是实施温暖工程,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教师“戒烟、限酒、健身、读书”。配合工会以创建“民主之家、温馨之家、活泼之家、奋进之家”为目标,组织教师年度体检、开展了 “三八跳绳比赛”“卡拉OK”比赛、“教职工桥牌比赛”“定点投篮”“庆六一联欢会”等多项活动,联络了感情,凝聚了人心,使教师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工会就是他们心灵的乐园。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形象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滋养着师生的心智。各个班级教室布置的以奋斗目标、绿色园地、板报、活动剪影等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散发出时代气息,凸显出少先队的有形化建设,形成了班班有特色的良好局面。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的是办学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校逐步形成“书香校园、雏鹰争章”的办学特色,优化了育人环境,也营造了和谐的校园。

  6.用心关爱特殊群体,营造特殊群体成长环境

  我校切实落实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措施。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流动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为了使留守、流动儿童都能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的生活,我校还针对留守、流动儿童的特殊情况,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大手拉小手”“一块蛋糕总关情”、节日大联欢等活动,丰富了留守、流动儿童的课余生活,用真心的爱滋润了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田。

  总之,在上级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驻足回首之间,有喜也有忧。展望明天,道路漫漫且修远,困难重重亦艰险。但我们坚信,有区教育局、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有全体教师的团结奋进和勤恳踏实,东埔中心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