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好学校:台江第三中心小学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说起 “名片”,人们就会想到它所代表的身份、背后所蕴含的品质。台三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秉承“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正建设成为台江教育众多名片中的靓丽一张。这张名片的正面上耀眼写着——办学目标:师生成长的共同乐园;背面镌刻着——台三气质,即(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书写、一纸优美的文章、一项扎实的技能、一颗善良的心、一身良好的习惯。那么,台三学子的这般风范是在什么样的风景中孕育出来的呢?
一、一方书香隽永、温馨和谐的校园
台三小创建于1854年(前身是文山女子教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332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在职教职工85人,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学校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如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清华园是地标景物一样,操场上伫立300多年的大樟树也是台三小这张名片上的一道重要风景。我们的校友——7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陈明致院士重返母校时第一句话就是“那棵大樟树还在吗”。是的,无论走得多远,这棵历史悠久但生机勃勃的大樟树永远是无数文山学子魂牵梦萦的母校记忆。在历代台三人的辛勤耕耘中,这里走出了著名的小儿科专家李笃妙,前世界羽毛球冠军陈跃,中国航空航天博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胡铃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明致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文山学子。如今,大樟树下不仅是孩子们休憩、娱乐的场所,更成为追溯学校历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绿色一角。于是,我们这所百年老校还被诗意地称为“樟园”。
近170年的校史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也延续着我们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丰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校园里的有开辟在走廊上供学生自由阅读的开放式读书长廊;有设置在教学楼走廊上的学生书画艺术长廊;还有以“乡土文化”为主题创建的少儿文化园,;有操场的栏杆、栅栏围墙上的礼仪文化长廊,让孩子们在《论语》《三字经》等文化经典中聆听圣人古训,领悟修身治学之道。
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在于文化氛围的营造,更有赖于师生间的温馨交流。每当陈铭校长在校门口迎来送往学生,孩子们向她鞠躬问好的时候,总能看到她以90度鞠躬回敬一声“你好”。她说——因为孩子们的个子不高,所以要尽量地屈身弯腰,这样孩子们澄澈的眼才能望见她的笑容,才能感受校长的贴心、对他们的爱。就这样,在她爱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老师走近学生,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个孩子真的都是天使!”于是,我们有了在每届一年级新生中开设的“好孩子银行”,让孩子们在校期间可以在他们自己的“银行储蓄卡”存起自身的文明行为习惯,内容有德行美、纪律好、作业佳、劳动优4项。“好孩子银行”开张以来,许多孩子的行为习惯在这种“储蓄”中不断被激励着而有所进步。在教师中,还有执手倾听妄想症孩子羞涩倾诉“爱的秘密”的倪凌老师;有每到下课就被学生包围索要一个吻、一个拥抱的Miss黄彦艳老师;更有因为班级展版被淋坏而与学生一起痛心掉泪的陈张琦老师等知心班主任们……正是这些心与心碰撞向孩子们传递了什么是温暖、什么是爱、什么是文明有礼的谦谦君子……
二、一群朝气蓬勃、勤奋有为的园丁
“科研先导、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战略将台三小推向教育改革的浪巅。在这股汹涌的浪潮中,肯钻研成为台三人创新的力量。学校教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国家级课题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引领下开展了省、市、区十余项多学科的课题研究。实施中,我们的研究不再神秘而高高在上,全校所有教师都参与其中,把研究活动与本学科的教研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语文教研组在发现课堂上学生发言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探寻语文教学中体现‘语言习得机制’”研究,力求培养学生“发言‘大胆’‘大方’‘自信’。这种“带着问题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模式,让教师的视野得到开拓,课堂大放异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搭建了丰富的校本研训平台,有年段互听课、校级公开课、教学年会、家长开放日、学区开放日及承办的大大小小省市区专题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的成长赫然可见。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共撰写论文44篇参加全国、省、市、区交流并获奖,执教21节优质课在全国、省、市、区观摩研讨中广受好评并获奖。为了交流,为了示范,更为了锻造精品,学校每一堂优质课的设计总是经历千锤百炼。夜深了,教师的办公室却经常灯火通明,因为他们正在斟酌、推敲、争论与修改设计,总希望力求突破、寻求超越。尽管很累很累,但大家都说“痛并快乐着”。于是,在一次次的展示交流中,台三小的学生更加大方、自信、生动表达,教师更加朝气、智慧、激情演绎,台三人成了台江区教科研舞台上的主力军。2010年的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校共有教师15人次在省市区获奖,其中林岚和黄彦艳两位老师更是技压群芳、拔得头筹,分获首届福建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科学、英语第一名,也使我们台三小成为全省唯一一所包揽两门学科技能大赛冠军的学校,为福州市、台江区争得了荣誉。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又有11名教师在市、区比赛中获得大奖,其中4位教师分获福州市语文、数学、英语、品社四个学科一等奖。
回首这几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历程,台三小努力创新校本研训的途径,寻求打造名师队伍的新路子,奋力攀登基础教育改革的制高点,锻造出强有力的“台三”品牌,使更多有为教师走在了像名师一样成长的道路上,近10年来为台江区兄弟校输送了校级行政7人、中层4人。
三、一粒快乐旋转、活力四射的乒乓球
曾经,我校有一位聪明好学的学生,在面对学校电子摆拼比赛的再三邀请时却哭了,他说:“要参加比赛就要参加训练,而这会影响我每天练球,我不想去!”是的,在台三小课间的每个角落,总有手持球拍或托球、或打墙、或围住球台奋力搏杀的乒乓球少年,在他们心中,旋转的乒乓球带来的是运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提到台三小,大家首先都会想到我们的乒乓球。学校从1958年开始乒乓球群体运动,50多年来为国家队、解放军队、省体工队选送了100多名优秀选手。原国家队运动员徐寅生、张敏之、邱钟惠都曾到校参观指导。学校被省体委誉为“乒乓基石”, 被福州市政府授予 “世界冠军摇篮”的称号。由此,乒乓球成了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为此,我们持续以乒乓球训练为特色,提出了“人手一拍,个个上阵”的活动口号,在校园群众性普及活动中锻炼师生体魄,培养了他们敢于直面困难、积极挑战的乐观心态。每年的11月是台三小的“乒乓球月”,。在相关的学校活动中,既有表现个人水平的单打循环赛,也有展现班集体实力的团体赛,更有人人参与的“趣味乒乓”集体项目争夺赛。课间热火朝天的切磋,各类项目赛场上毫厘不差的比拼,汇成了台三小52年来经典不衰的“乒乓球快乐活动月”,也为学校乒乓球队历年征战省、市比赛取得骄人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乒乓球体育项目传统特色校”,近五年来,球队更连续五届蝉联了省、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女团体冠军,其中含省市43个单项冠军,40个单项亚军,34个单项季军。
四、一片多姿多彩、幸福学习的乐园
孩子们说:“台三小是我们幸福学习的乐园!”这里没有只盯着分数的老师,只有一次次努力后的肯定与表扬。我们信守“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办学承诺,坚持“每个孩子都一样重要”!
首先,开齐开足上好所有课程。虽然常技科专职教师还会不足,但我们力求将兼职教师队伍固定化,即所兼教的学科、年级每年固定,并要求常技科各教研组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培训,使之趋于专业化。同时,学校建立了常技学科期末考核方案,使教师注重每一节常技科课程,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品味和兴趣。或许孩子的语数英学科成绩并不优秀,但他(她)们却可能是“福建省机器人比赛第一名”获得者, “舞蹈大赛一等奖的领舞者”或“学校鼓号队的指挥”……
我们的活动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参加就好、进步就好、达到就好!于是,我们有了期初隆重多彩的专题开学式;有每年二三月充满浓浓感恩情的“拗九节”; 有每年3月29日的普通话节,依托《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组织全校孩子投入到经典诗文诵读、情景剧表演、古诗词演唱的活动热潮中,使国学深入人心。学校还设立了“文山学社”,于是,想象作文、律诗绝句、奇趣笑话、自由诗、现代漫画纷至沓来,校刊《文韵》也应运而生,成为历届台三学子及家长珍藏的一份宝贵的毕业礼物。每年的5月,还有带给孩子们无限惊喜的科技节、充分展示个人才艺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的6月,有师生难舍难分的毕业典礼;每年的11月,“人手一拍、个个上阵”的“乒乓球活动月”;每年的12月,更有展示各班团队精神与力量的田径运动会。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宗旨是让每次活动成为所有孩子有所学、有所乐的节日,使他们参与其间,体验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如今的台三小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执着追求中,成为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福建省文明学校”。虽然离孩子们喜欢的“巴学园”有一定的距离,与他们渴望的“幸福学习乐园”有些许差距,但台三人将继续用挚爱与乐学抒写教书育人的新篇章,使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几经风雨历程、几度春华秋实”,成为台江教育名片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