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渡难关促发展!莆田中院出台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妥处劳动争议

16.02.2020  20:53



如何应对疫情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困难、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近日,莆田中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出台了《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战疫情渡难关促发展》和《关于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争议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下面就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 

司法助力 中小微 企业

战疫情渡难关促发展

  ●



一是畅通网上诉讼渠道,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涉诉企业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缴费、送达、调解等在线诉讼服务,对涉企案件快速审查、快速立案,实现各类诉讼事项网上办、立即办。



二是发挥多元调处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前移下沉司法服务,着力强化调解和解工作,加强与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衔接,加大诉前化解力度,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



三是慎重采取保全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涉中小微企业财产保全申请的审查力度,兼顾申请双方的利益,避免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四是发挥司法导向指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涉案审理专门审判团队,妥善审理因疫情影响正常履行产生的合同纠纷,维护交易稳定。



五是妥善审理借款纠纷,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加大金融借款纠纷调解力度,充分运用多元化解机制,促成银企达成协议,有效化解纠纷。



六是完善裁审衔接机制,维护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发挥裁审衔接机制作用,衡平劳资双方利益,多做调解工作,引导劳动者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过。



七是坚持善意执行理念,保障市场主体活力。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对具有生产发展和市场潜力的企业,尽可能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进行盘活,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八是延伸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加强司法调研,实时掌握企业法律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提高依法防范风险的能力。



九是强化组织工作领导,有效恢复经济秩序。定期分析研究,根据案件审理动态,有针对性做好司法服务保障工作。


关于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争议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1、坚持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企业生存发展并重的理念。

要综合考虑疫情对劳资双方的影响,兼顾劳资双方利益,既要注重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益,也要为企业发展创造空间,努力在保障民生、稳定就业、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之间实现互利共赢。

2、支持因疫情防控等不可抗力而不能正常提供劳动期间的合理工资等诉求。

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职工,按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工资。对在春节假期延长假期间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企业应先安排补休,对不能安排补休的,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企业不得与被依法隔离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因疫情防控等不可抗力而不能正常提供劳动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3、支持企业灵活安排复工方式。

鼓励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支持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假期后补班以及网上办公、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等各类方式应对受疫情影响职工不能按期到岗或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的问题。对可以提供必要的防疫保护和劳动保护措施的符合规定的复工企业,应大力支持其实施灵活用工措施,与职工协商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上下班等方式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以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传播风险。对承担政府疫情防控保障任务需要紧急加班的企业,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企业与工会和职工协商,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应对紧急生产任务,依法不受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4、充分考虑疫情影响下的企业欠薪责任。

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而引发的欠薪问题,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客观困难、延迟时间、主观过错等因素,合理判定企业的责任。当事人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无法立即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除不履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案件,可以暂缓履行,在无法立即履行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履行。

5、依法制裁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

劳动者因未遵守政府防控措施,随意外出或未按要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导致被隔离治疗或接受医学观察,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要求企业支付工资报酬。防控用品生产企业或其他政府要求的紧急保障物资生产企业需要职工提前返岗复工,职工拒不返岗的,可以按照旷工进行处理。劳动者因拒绝接受有关疫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公务罪等刑事犯罪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必支付经济补偿。

6、  支持困难企业通过民主程序与劳动者协商工资待遇。

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可以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等民主协商程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变更劳动合同履行方式,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企业可以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7、支持企业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对企业职工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感染疫病或受到其他伤害,应按“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规定视同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8、强化裁审衔接机制,推动劳动争议源头化解。

要按照本院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的意见》(莆中法发[2019]6号)要求,加强与人社、劳动仲裁机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裁审衔接联动作用,积极引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会、商会等组织参与调解,发挥多元共治合力,将涉疫情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来源:莆田中院 责任编辑:林倩
厦门发布9条要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来源:厦门网     为进一步落实《厦门新浪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召开
通过关于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