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少年简单却奢侈的新年愿望:希望爸妈回家

07.02.2015  11:23

    新华网福州2月6日电(林子桢)不是昂贵的玩具,不是时髦的衣服,“希望爸妈回家”就是留守孩子最简单却奢侈的新年愿望。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岱峰中学840多名学生中,有200多名留守少年。春节原本是最令人期盼的缤纷假日,对于他们来说,新年愿望却与众不同。

    16岁的赵小辉是个面目清秀、个头高大的男孩,他的新年愿望只有一项:“家人能够回来团聚,吃顿年夜饭,并陪我度过寒假。”他最想对爸妈说:“希望你们健康,别在外面太辛苦。

    过个团圆年,是对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最好的慰藉,但对于在外打拼的生意人而言,春节假期却也意味着一次不可错过的销售旺季。小辉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能不能回家过年很难说。“过年我只能跟奶奶在一起,还有其他亲戚。”小辉平静地说。

    15岁的程琳也是岱峰中学里一名住校的留守学生。从她11岁起,父母便离家到上海发展。“他们打电话回来,说过年的前几天回来。”她兴奋地说,“本来爸妈年后才回来,现在说提前回家,我真的很开心。

    “爷爷奶奶也要工作,我周末就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平时住校的程琳已经习惯了周末独自一人回到安静的家。当被问起“周末有人陪你么”的时候,她默默地摇了摇头。

    15岁少女李静静的父母常年在广东忙生意,经常打电话回家,操心着静静的饮食起居,还有说不尽的唠叨。在电话的沟通中,亲子关系偶尔打上了结。“顶撞他们之后又想起来觉得好后悔,可是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没办法再收回来。”这个外表坚强的女孩低下头,说出了自己的小秘密。

    静静在新年愿望卡上写道:“希望我的父母可以偶尔放一放工作,回来陪我和爷爷奶奶,也希望自己能更懂事些,少让父母担心;希望自己的学习有所进步,让父母开心;也希望爸爸妈妈的生意一帆风顺。

    留守少年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却无一例外感恩着家人的艰辛。14岁的陈昭萍遭遇了家庭变故之后,跟随伯父一家人生活。伯父在外地做石雕匠人,工作很辛苦。她说:“有一次看伯父脚受伤了,感觉怪心疼的,觉得应该做一些回报他们的事,就应该好好学习。

    今年初,程琳听说上海发生踩踏事故,心立刻飞到了远在上海工作的父母身边:“我就在那边想啊想,很担心,他们去外面工作都是为了我呀。

    “希望爸爸妈妈多陪陪我;希望自己能更懂事些,少让父母担心;想让自己不要惹父母生气……”在新年愿望卡上,留守少年们写下了各自的新年愿望;在渐行渐近的节日脚步声中,盼望归来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