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草丛嬉闹腋下被恙虫咬 高烧14天险些丧命
海峡网12月3日讯(记者 陈燕燕)恙虫又闯祸了。11月下旬,省妇幼保健院接连接诊两起被恙虫咬伤的病例。其中一名7岁的南平男童高烧14天,几近休克,心肝肾等多器官受损,幸好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后,男童已好转。
省妇幼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说,在福建,恙虫病的高发期是6至9月,但今年入冬后,天气闷热潮湿,恙虫在山区仍活跃,这种病潜伏期较长,症状类似感冒,容易误诊,市民应引起警惕。
草丛嬉闹被咬 男童多脏器受累
11月20日中午,小明(化名)被急救车送到省妇幼保健院,小脸苍黄,呼吸微弱,心跳每分钟高达121次。
小明妈妈说,小明已高烧2周,但不咳不喘,家人以为只是感冒发烧,吃药后,体温曾下降,但很快又飙升到39.5℃,小明的身上冒出很多红疹,仅针尖大,家人才慌了神,把他送到福州。
接诊时,小明几乎休克,出现了心肝肾损害等10多项并发症,被送进重症医学科抢救。
这时,王世彪主任发现,小明的左腋下有一个伤口,已结痂,约黄豆大,他一再追问,“有没被虫咬过?”奶奶这才想起,他们住在南平山区,11月初,小明和伙伴到草丛玩,两人都被虫子叮咬,回家后,伙伴涂了点氯霉素,很快就好了,小明只涂了花露水,几天后留下这个焦痂。
11月27日,通过抽血检测,小明被确诊为恙虫病,治疗多日,小明总算退烧,目前还在住院中。
无独有偶,11月16日,仅1岁的三明男童也因发烧13天,被紧急送到省妇幼保健院,医生在他的左手前臂找到一个焦痂,诊断为恙虫病,住院11天后,男童康复了。
被咬后不痛不痒 误诊率很高
“初期症状很像感冒。”王世彪说,恙虫病的发病率很低,临床上较少见,而且恙虫极小,肉眼很难看到,市民被咬后不痛不痒,往往被忽视,潜伏期又长达4~21天。恙虫病容易误诊,但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可能引发心肌炎、胸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今年9月,一名5个月大的南平女婴,被叮咬后,高烧一周不退,最后多脏器衰竭死亡。
王世彪说,该病与感冒最大的不同是有焦痂、溃疡,但部位比较隐蔽。受感染的恙螨,喜好叮咬人体湿润、气味较浓以及被压迫的部位,比如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腰背等处,病人一般不会想到这些焦痂和发烧有关,有的不愿让医生看到私处,隐瞒不说。为此,市民一旦发现身上的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成为水泡、黑褐色焦痂,应尽快就诊。
医生提醒:暖冬恙虫出没 避免出没草丛
记者从省疾控中心获悉,我省每年都有人感染恙虫病,大多发生夏秋季,尤其是6至9月。但入冬后,在省妇幼保健院,一周里接诊2个恙虫病人,王世彪分析,可能是今年冬天不太冷,又接连降雨,地面潮湿,引起了恙螨扩散,一些人在草丛戏耍时,衣着比较单薄,容易被恙虫袭击。
但他指出,不是每个被恙螨咬的人都会得恙虫病,患病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
疾控专家也表示,恙螨叮咬多发生于野外丛林、田间草垛等地带,城区一般不会被感染,人与人之间也不会传播,并且可防可治,有特效药。避免恙虫病,要避免在草丛和灌木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如需进入草丛,应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药物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