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免费上师范”缺乏说服力
据媒体报道,来自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的消息称,今年福建省首次实施师范男生免费教育试点,首批试点招生500人已入学。2015年福建省提供了4大优惠政策:实行免费教育;专项公开招聘,就业没问题;免试录取教育硕士研究生;单列计划招生:单设院校代码,增加录取机会。
与此同时,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上也刊出了一篇题为《男生免费上师范,2016约起来!》的文章,文章这样解释福建省实施师范男生免费教育试点的动机:“2014年6月进行的首次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27所师范院校中,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师范大学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教师的比例。”“可见,高中优秀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意愿不强,幼儿师范专业男生更是基本无人问津,导致福建省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男教师稀缺,‘阳刚教育’缺位。”
读师范的男生越来越少,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形下,福建的这条政策看上去的确是为了应对“男生危机”。然而仔细推敲,这条政策似乎又有些不大对头。我们常说,一条政策的出台,应当针对某个问题的症结,依据充分、“对症下药”,应当能够产生好的效果,应当尽可能避免负面的争议,但在“男生免费上师范”当中,这三点都有些问题。
首先,导致男生不愿意报考师范的症结究竟在哪儿?是男生上不起师范学校?是男生嫌弃教师这个职业?或者是男生觉得当老师竞争不过女生,没有发展的机会?目前并无明确的调查结论解释这一现象的成因,福建有关部门也没有说明导致“小学、幼儿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矛盾突出、男教师稀缺”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而“男教师危机”是否到了需要出台倾向性补偿政策的地步,更是语焉不详。 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匆忙之下就把“男生免费上师范”作为解决办法抛出,难免让人看不明白。
问题紧接而来,免费政策就一定能刺激男生上师范当老师吗?很明显,只有当免费政策切中了问题的症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报名者仅仅是冲着“免费上学”而不是出于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将来只要有机会,他还是会选择离开,而这并不符合这条政策的初衷。
那么,这条政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争议呢?有家自媒体发起了一个“你抵制福建师范男生免费教育吗?”的投票活动,投票人数超过7500人,其中97.3%的网友投给了“抵制,不公平,歧视女性”的选项。或许,我们不必这么快就给“男生免费上师范”扣上性别歧视的帽子,但这一投票结果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女性占比低的行业很多,为什么从来不见有人为“女工程师危机”“女医生危机”而着急上火? 很多理工类专业长年女生少,为何也从未见过政策向女生倾斜?现在读师范的男生少了一点儿就急忙出台倾斜政策 ,这样的政策看上去的确有些双重标准,的确显得不公平。
我们不反对在一些性别失衡的领域通过政策搞平衡,保持教师队伍的性别平衡或许也确实有其一定意义,但建议有关部门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多一些性别意识,而不是匆匆忙忙地把一个依据模糊、效果存疑、缺乏说服力的政策端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