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不能成为廉价“真人秀”
【导读:电视问政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没有认真梳理相关部门和官员对“老大难”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对责任人进行严厉问责处理,问政的功能只能停留于曝光问题,一些“老大难”问题年年登场,百姓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武汉“电视问政”日前曝光,去年底一些区政府负责人在“电视问政”中承诺立即整改的问题,有的不但没有改进,反而更加严重。有的区负责人曾在电视中信誓旦旦立下承诺,最终却打了水漂,引发市民对“电视问政”效果的质疑。
“电视问政”是湖北武汉电视台的一档直播节目,它不是我国最早的电视问政节目,却是这类节目中最有名的。武汉电视问政的形式是,普通民众现场质询政府官员社会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官员现场作出承诺,并接受群众考评。电视问政会让政府官员意识到,自己是被监督的对象,应该对老百姓负责。武汉电视问政在加强舆论监督、实现官民沟通、实施治庸问责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这种问政形式引起社会关注,也被多地电视台效仿。然而,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的武汉电视问政正遭遇发展瓶颈,当地舆论质疑声渐起,认为电视问政已出现“新八股”倾向。
电视问政通过现场直播把问题直接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由此形成的舆论压力让有关官员脸红心跳,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整治党政机关病和城市治理中的顽疾。然而几年下来,官员们对质询问题、现场的紧张气氛都已逐渐适应,“感到揪心”、“表示道歉”之类的外交辞令也越说越顺溜,问政伊始就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有的问题还更加恶化。“湖泊被蚕食还在不同地方上演,违法建筑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仍然令人忧心”。另外,一些官员的两副面孔也让群众感到不满。在电视问政的聚光灯下,当事官员虚心检讨、承诺连连,可在没有聚光灯的寻常地方,一些公务人员对待群众依旧是门难进脸难看的态度。
武汉电视问政被喻为对政府官员的“考试”,今年电视问政在当地的收视率创下新高,据称比“最火电视剧的收视率还高3倍”。但是,电视问政是一个监督、曝光、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平台,不能成为一档廉价的真人秀节目,解决实际民生问题才是这档电视节目的生命线。电视问政一旦让群众认定是形式大于意义,老大难问题“问了白问”,如此问政只能让老百姓越问越失望。届时,电视问政将失去收视率,而当地政府失去的将是公信力。
对于公众关注的老大难问题,电视问政为何不起作用?问责不力无疑是重要原因。近日,武汉通报了对此次问政中暴露的部分问题的处理结果,有近50名党员干部被问责。这些被问责的人员涉及的基本是工作作风和态度,以及公车私用等表层问题。而对相关领导干部的处理也基本是不痛不痒——通报批评或深刻检查等。梳理武汉电视问政四年来的问责情况,同样可以发现缺乏亮点、缺乏力度。电视问政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在问政过程中,当地政府没有认真梳理相关部门和官员对老大难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对责任人进行严厉的问责处理,于是问政的功能也只能停留于曝光问题,一些老大难问题年年登场,当地百姓的质疑却越来越多。
电视问政作为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创新形式,在政府与民间开辟了对话、问询、监督的新型沟通渠道,其作用值得肯定。但电视问政在新鲜劲儿过后必须动真格,要通过严厉的问责让其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否则这种创新难逃流于形式的命运。把电视问政及问责纳入政府治理体系,与官员的政绩考核以及升迁挂钩,才能避免其沦为形式,才能让电视问政问了不白问。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责任编辑:林少斌】【值班编辑:林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