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不上电的新能源汽车,先发展还是先“充电”?

29.07.2014  04:08

新华网济南7月28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就像燃油汽车离不开加油站一样,电动汽车的推广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充电设施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正面临着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尴尬:一方面,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不足,充电设施建设遇冷;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缺乏和分布不均,又放大了电动汽车的“里程忧虑”。

充不了电的电动汽车谁买啊?!

续航能力是当前电池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电动汽车的最大短板。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多在200公里以下。即便是电动车中续航里程较长的比亚迪E6,综合工况下单次充电最长可行驶300公里,仍远低于普通家用燃油汽车的水平。

但是,与星罗棋布的加油站相比,充电站的数量却远远没有跟上。有私家车主告诉记者,在大中城市,目前能够向公众开放的充电桩屈指可数。充换电设施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一大因素。

济南市民刘晓伟一度考虑过购买电动汽车。他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电动汽车使用便宜,百公里耗电量折算下来也就八块多钱,比普通汽车省钱多了。”但是,在考察了充电条件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燃油汽车。他说:“在济南我没找到哪怕一个对外开放的充电桩,万一哪天半路没电了,我就只能叫拖车了。现在买电动车还是太冒险。”网友也表示:“充不了电的电动车谁买啊?!

北京市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消费者因安装不了充电桩而放弃购买。

电动汽车当前推广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者买车有顾虑,因为充换电设施少,充电难。”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说,只有充换电设施完善了,消费者内心才会接受,整个产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