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2)电召车应运而生 出租车市场管理面临新课题

29.11.2014  12:17

当然,在运行的一周中,也出现电召车辆供不应求、泊位候客空驶率高等问题。  厦门作为我省率先推行电召出租车的城市,该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规范发展? 

      根据厦门海亿联合公司电召中心统计,电召的士运营十天左右,平均每天即时电召成功率达到90%以上。   剩余的10%电召订单,多数客人取消电召或乘客失约,如何乘客行为进行约束呢?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召中心已经建成并完善了"乘客诚信管理功能"。 (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客服部经理:郭艳锋:"(乘客若)没有按我们中心给他的车牌号上车,被司机投诉到我们中心,就会被记录一次爽约的记录,如果爽约记录出现两次的话,++电话号码就会被限制使用电召服务。"   目前,厦门电召的士投放数量还相当有限,高峰期的即时电召需求还难以满足。 (厦门海亿联合公司总经理:李明泰:"我今年是计划投入200辆//(泊位点)将增加到79个点,200个(停车)泊位。")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客服部经理:郭艳锋:"(拟对)乘客打车习惯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叫车)成功率。" )   电召车作为新生事物,还面临着时下流行的"滴滴"、"快的"打车软件的冲击。 厦门不少常规出租车专门固定着一到两部手机,手机实时播放"滴滴"、"快的"召车信息。 (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可以听一下单,看有没有就近抢到单,空车率稍微减少一点。/一天(接10单的)任务完成的话,可以多赚30块钱(奖金)。 有专家建议将电召车从原有的出租车服务系统中分离开,设立各自不同的准入门槛。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把常规出租车使用打车软件的服务纳入监管范围。 (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吕志奎:"我们在鼓励信息化手段软件在出租车行业运用的同时,相关部门的监管要到位。"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