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未满月婴儿湿疹发作7天被收治ICU 由过敏引起

04.12.2015  12:01

  东南快报讯(记者 林雅)婴儿出现湿疹十分常见,因此并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但湿疹发作7天后,福州一名未满月的婴儿却被送到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ICU急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医生查出病因就是过敏引起的。

  孩子的主诊医生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林云峰提醒,过敏已成为世纪流行病,每三个孩子就可能有一个过敏,但目前却没有得到规范的控制。实际上如果能够及时、规范的治疗,很多儿童期的过敏是能够治愈、逆转,否则会对孩子造成长远影响,进展为成年慢性过敏性疾病。

   婴儿过敏出现感冒症状

  家住福州的小婴儿宝宝(化名)未满月就被家人带着到处看病。大概半个月前,他的脸上发了湿疹,短短7天时间,他的皮疹就蔓延到了全身,导致多处破溃红肿。

  “以为只是普通湿疹,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宝宝的家人说,婴儿长湿疹很常见,起初家里人也没太在意,就先用茶油涂抹。后来,湿疹越来越厉害,就尝试了别人推荐的偏方还有药膏。

  但宝宝的湿疹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看了好几次皮肤科,也还是如此,期间孩子还出现了“感冒”的症状,鼻塞、咳嗽等,呼吸十分急促。

  辗转了几家医院,宝宝的家人带着他来到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正好是该院擅长过敏性疾病的儿科主治医师林云峰接诊。由于此前碰到过类似的病例,林云峰很快就判断孩子很可能是特应性皮炎,过敏引起的,而且孩子当时呼吸道过敏症状也很严重,已经引起肺炎。

  检测了过敏原等,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林医生的诊断。宝宝的嗜酸细胞为32%,一般来说如果嗜酸细胞大于4%,就有过敏倾向。同时,宝宝对户尘螨过敏。医生还推测,孩子湿疹发作的近段时间,她的妈妈曾大量进食海鲜,可能也加重了过敏症状。

  随后,孩子被收治进ICU治疗,12月1日,宝宝入院后的第5天,症状明显好转,光洁嫩滑的皮肤又回来了。再过一两天,宝宝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城市病

  在林云峰的病人中,过敏性疾病患儿占了一半以上。他强调,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城市病,已经成为世纪流行病。

  根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在十年前曾做过一次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过敏发病率为22%,且越发达的国家过敏的发病率越高。保守估计中国儿童过敏的发病率约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三个孩子就可能有一个过敏。

  “儿童过敏的诊断目前是个难题,特别是婴幼儿,因为症状不典型,只能依靠家族史,症状,嗜酸性细胞等情况综合评估。”林云峰指出。由于国人生活方式的迅速西化,精细化,环境的改变,孩子过敏的发生率已远超过我们的控制。

  林云峰提醒,过敏是一个进展性的过程,对孩子的过敏症状及时发现,及早诊治极为重要。如果能够及时、规范的治疗,很多儿童期的过敏是能够治愈、逆转。

   过敏体质儿童少用抗菌素

  “儿童过敏的治疗最首要的是过敏原的规避,年龄小时,暂时无法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的,只能根据医生经验和家长平时生活观察进行规避,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孩子的饮食,居住环境跟症状关系推断可能的过敏物质。”林云峰表示。

  同时,林云峰指出,还有一点值得家长注意,不管如何规避,过敏体质孩子总是不可避免的会突然出状况,所以药物治疗是必须的。目前的抗过敏药在儿童的应用已经很成熟,疗效和安全性都很好。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儿童过敏,通过口服的抗过敏药联合外用的皮质激素都能够控制的很好。

  很多孩子在3-5岁,6-8岁,11-13岁期间都有免疫方面的大幅度的成熟,有可能逆转过敏的过程。而其中对婴幼儿最关键的是规范的应用药物,防止反复的发作导致孩子气道炎症引起不可逆的损伤。

  但是现实中非常多的过敏的孩子没有坚持住规范的治疗,就是因为家长们没有认识到这种治疗的意义,总抵触长时间的抗过敏药物、皮质激素的应用,认为发作时再治疗也来得及,从而导致失去了在儿童期治愈过敏的机会。

  此外,林云峰提倡,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儿,应尽量母乳喂养。若完全以母乳喂养,则其发生小儿过敏的几率大为降低,如果要添加配方奶,建议要特别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避免过早接触过敏原。上述宝宝的严重过敏,就很可能是由于出生头几天,其母亲未开奶,吃了奶粉而致敏的。过敏孩子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有过敏体质儿童如非明确细菌感染,应该尽量少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会影响正常菌群,也是重要的过敏原,很容易导致孩子过敏加重。

   这些过敏“信号”家长得知道

  哪些情况需要注意过敏可能呢?对此,林云峰介绍,总的来说,儿童的过敏影响的主要是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而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凡有以下情况者均应注意过敏的可能:1.反复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2.反复便血、腹泻;3.经常鼻塞、鼻涕、喷嚏、呼噜、抓鼻子、揉眼睛、抱孩子的时候孩子经常拿鼻子、眼睛往大人身上蹭;4.经常感冒,反复咳嗽、痰鸣、喘息;5.父母有一方有过敏性疾病者。

  另外,林云峰表示,当前过敏原检测最实用的是抽血检测特异IgE,对食物过敏不耐受有可能需要检测IgG。当然,具体对什么过敏还要通过生活的观察,抽血或者皮肤点刺只是指明一个方向而已,需要家长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才能明确什么是过敏原。不建议做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