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上智慧”涵养城市文明

20.04.2017  18:51

  “2017年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主题,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一主线,着力保障全民阅读的基本条件,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着力健全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风尚更加深入人心。(4月19日新华社)

  诗书流芳远,满城翰墨香。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应是阅读的风景,一个文明城市应是学习型的城市。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处处表现出浓厚的现代气息,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与书香越来越远了。手不释卷、以书为枕只是昨日黄花,“书中自有颜如玉”变成了昨天的信仰,越来越多的图书室更成了摆设。更为夸张的是,有很多人用满墙的书架将家里装饰得如同书香世家,但是却很少翻几页书,甚至摆放的是只有封面、没有内容的砖头书,这不能不算是悲哀。

  市民离开了读书,会逐渐变得知识面狭窄,目光短浅,性情浮躁,思想庸俗,灵魂褪色。城市的文明,固然需要现代气息和现代标志,还要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一座文明城市的美丽不在于外在的山水树木、街景建筑的感官之美,而在于内在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书香流溢的城市之美在于有着自我超越的市民、催人上进的风气、简单宁静的生活和自觉创新的文化。这是文明城市的生命之美、灵动之美。

  因此,我们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就需要精神文化的滋养和文明风尚的熏陶。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和实施阅读节,全面营造浓烈的全民阅读氛围,形成书香浓厚的城市文化品位。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开展特色阅读活动,积极抓好机关、企业、社区阅读活动和青少年阅读活动,打造书香单位、书香校园;同时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还可以针对残障读者征集个性阅读需求,开展为残障读者送书上门、残障读者群体文化公益活动等,加强特殊阅读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此外,打造“图书馆+”服务模式,市图书馆通过“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场所”的模式,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高校、商业组织等合作,建立一批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图书馆分馆和流通点,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只有广泛开展群众性阅读活动,倡导阅读理念,弘扬阅读文化,营造书香城市,才能真正让读书学习成为广大市民群众自觉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风尚,不断提高市民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并且通过阅读,让市民真正了解自己所居城市的文化,进而积极参与塑造城市文化,从而促进城市文化由文化自觉状态走向文化创新状态,推动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长乐文明办/肖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