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为司法审判“减负”

24.07.2018  12:49
  “第一次旁听在线庭审,切实感受到‘互联网 司法’为老百姓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体验。同时,也契合了近年来深入开展的司法改革,能够切实提升法院的审判质效,减轻法院干警的工作压力,是值得推广的有益尝试。”省人大代表钟庆达说,“我很看好将来‘全在线’诉讼平台在更大范围内的落地开花。

  7月11日上午,厦门市湖里法院殿前法庭通过“全在线”诉讼平台,在线开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先行先试,把传统庭审搬到“线上

  11日上午9点左右,原被告双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在线验证身份信息后,登录在线庭审平台。随着姚亮法官敲响法槌,点击面前触摸屏,在线法庭正式开庭。大屏幕上同时出现了原被告双方的实时影音画面,画质清晰,语音流畅。

  在法官的主持下,庭审有序进行。庭审现场没有书记员和法官助理,取而代之的是内嵌式AI语音识别技术,同步把庭审参与者所说的话录音录像并同步转换成文字,在屏幕上实时展示。

  据悉,被告刘女士(化名)于2011年向原告借款20万元,约定每月利息3000元,未约定还款期限。但是,刘女士自2013年起未再支付利息,本金也全部未还。近日,原告将被告起诉至湖里法院,主张还款。开庭前,双方已通过在线举证质证平台提交了证据和发表质证意见。庭审期间,双方很快就欠款事实和证据达成一致,但在还款总额和还款期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法官在线询问双方,均有庭外调解的意愿,于是当庭给出10日的调解期。随着法官敲下法槌宣布“休庭”,点击屏幕上的“退出庭审”按键,这起民间借贷纠纷在20分钟内就结束了庭审。

  原告律师李千煌在庭审结束后说:“互联网法庭很大程度方便了双方的当事人,也为律师节省了大量工作时间。如果以后能够更多地使用这种在线庭审方式,广大律师都会十分欢迎。

  三大平台,打造完整“诉讼流程链

  随着人们的生活半径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事务开始依赖于互联网实现,若诉讼活动能够依托于网络,那么,当事人参与诉讼的各类成本将大幅降低……“司法审判必须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做出转型。”湖里法院迈出了先行先试的脚步。

  今年2月开始,湖里法院携手厦门纵横集团共同开启“互联网法庭”的建设征程,依托厦门纵横集团20多年深耕通信网络技术服务领域的雄厚基础,短短4个多月,已经建成包括在线立案分案平台、易送达平台、在线质证平台、在线庭审平台在内的“全在线”诉讼平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诉讼流程链”。

  在过去,“送达难”主要难在受送达对象“难验、难找、难送”。如今,通过易送达平台,打通了法院与三大通讯运营商、银联、邮政、工商法人库和公安身份信息库的信息区隔,实现当事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银行账户在线验证以及司法专邮信息自动反馈,一个案件的送达周期可缩短10天左右,送达人员的工作量可减少约60%。

  值得一提的是,几天前,湖里法院在全省首推“文书识别码”,实现了“一案一码”,这个举措就像一把“电子钥匙”,让使用传统送达方式接收到纸质诉讼文书的当事人也能十分便捷地使用“互联网法庭”这一平台,从而在平台上进行在线举证制作、在线庭审等下一步诉讼活动。

  据介绍,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在诉讼中十分重要。过去,当事人往往因为意识或举证能力不足,导致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缺失,而更多地采用效率更低的当庭举证。在线质证平台瞄准这一极其重要又常被当事人有意无意忽视的关键环节,通过互联网审判“异步审理”新模式、即时信息推送提醒、证据自动排序及智能颜色管理、自动生成质证笔录及争议焦点、质证过程线上线下可转换等6个创新举措,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全在线举证质证平台,从而提高庭审的质量和效率。

  持续探索,整体提高司法效率

  “互联网法庭不应当是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和时髦,而应是以技术为民服务、为司法服务。”湖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碧青如是说。

  据介绍,接下来湖里法院将探索涉网案件审理机制,在证据调取、证据保全、事实确认等方面运用互联网力量,切实提高法官针对涉互联网纠纷的解纷能力和水平,并促进司法协同,加大各部门合作深度和广度,为互联网法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架构,最终实现“一网两端四平台”的智慧法院架构,且始终绷紧信息安全这根弦,“全在线”诉讼平台通过阿里云专有网络,运用有关隔离及防火墙技术,不断确保应用层数据保护,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作为特区发祥地法院,湖里法院秉持特区精神,开拓创新,敢于进取,打造了‘全在线’诉讼平台,对审判实践有很大帮助。”厦门中院司鉴处处长陈锦聪提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树立创新理念,多听取法官和一线办案人员的意见,聚焦辅助性、实用性、智能化,树立建设、管理、使用、维护一体化思维,创新系统管理机制,完善系统运行规则,切实减轻办案人员的工作量,尽量做到“傻瓜式”系统应用。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