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生鲜宅配”的喜与忧2)找准平衡点 实现良性运营
网络点单,生鲜宅配,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舌尖消费新方式。看起来,这种模式迎合了当前消费网络化的潮流,很有市场潜力,但实际上真要实现盈利,门槛却很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找到市场与盈利之间的平衡点,让生鲜宅配这个新兴产业尽快实现良性运营? 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品质和价格是市民接受生鲜宅配的关键。 (同期:市民:会买,这样是比较新鲜,而且相对会比较安全一点。) (同期:市民:价格比较高,我们会接受一点,关键看高多少。) 目前,福州市面上的生鲜宅配,推出的都是无公害蔬菜,每公斤价格在20-35元之间。这样的价格区间,导致接受人群较为小众。也因此,在福州市场上,永辉超市"半边天"上线不久便"夭折",华威的菜多多项目迟迟难以全面推出。 在吸取了这些经验教训后,近期投入市场的宅配企业大多改变了以往网络点单式的投送,会员只能获得当下生产的时令农产品。这就最大限度减少了库存,降低了成本。 (同期:南平享通农业公司副总经理 陈誉文:当有1000个人选择你的大白菜,你的大白菜没有怎么办?当有1000个人完全不要你的小白菜,你的小白菜留在仓库里怎么办?因为生鲜,它和普通产品不一样,它是有时效性的。) (!标题不出)而要促使成本继续下降,物流成本下降是关键。 (同期: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范金旺:合作社也好,农户也好,他根本不可能去建立一个冷链配送团队,一辆配送车20多万,这是非常难的。) 专家指出,鉴于生鲜电商的广阔市场,政府可在冷链物流的用地、税收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做大这一产业。 (同期: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范金旺:2010年生鲜电商才做了39亿元,201313年一下冲到400多亿元,预测1014年会达到1000亿元。) 专家还建议,可以借鉴台湾生鲜宅配市场的成功经验,强化生产端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两岸互补,产业联动,做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