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生鲜宅配”的喜与忧1)盈利难题尚待解决

29.08.2014  12:21

当许多农户和农业基地还在向传统超市和中间商贩供应生鲜蔬菜的时候,福建有另外的一群人开始尝试通过网络,直接与消费者达成购买意向,每周定时将蔬菜生鲜配送上门。这种被称为生鲜宅配的模式,能够适应市民需要,获得盈利吗?今天的新闻眼,让我们来关注生鲜宅配市场的喜和忧。


  林则忠每天都要往他在闽侯故乡农园的责任田跑好几趟。   五亩多的农地,在这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打理下,已经可以给福州市区内20多个家庭每周供应时令蔬菜。会员通过网络办理月卡,每周配送一次,每次3公斤,每个月的菜价240元左右。然而,这一个月来,送货上门的服务暂停了。 (大学生农夫 林则忠:(麦德姆)台风把农园的架子都吹倒了,基本上很多用到架子的蔬菜都没有了。)   除了台风等自然因素,虫害带来的减产甚至绝收,给定期定量的宅配带来了更多困难。 (同期:大学生农夫 林则忠:我们做的是想探求尽量提供最安全的食品,没有用任何农药和任何化肥,虫害这块,里面存在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当中小型农场在为不稳定的供货量而头疼的时候, 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凭借他们的产量优势,正在调转船身,杀入生鲜宅配市场。3000多亩的专供农田,工厂流水线的出产,这里是南平的一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与小农场蔬菜收割后只能自己雇车送货上门相比,龙头企业的优势开始显现。他们从武夷山送来的蔬菜半夜抵达福州,直接放入专业冷库中,清晨6点再配送到各个同样有小型冷库的配送点,最后由专业配送人员使用保温箱送货上门。 (同期:南平享通农业公司冷库管理员:这是我们一般冷库的温度都保存在6-8度,让蔬菜夜间在冷库里保持休眠的状态。) 稳定的产量和全程冷链物流,使得开张4个月以来,这家企业的宅配会员已经扩张到1000户。但即使如此,经营者告诉我们,目前,宅配这块市场更多地还是在塑造品牌形象上。要实现收支平衡,必须达到1万户的定量,现在差距不小。 (同期:南平享通农业公司副总经理 陈誉文:我们把更多资金放在不用化肥和农药的成本上,因为这里面生产消耗的成本,物流体系的成本,储运的成本都很大,所以其实现在谈不上盈利。)


编辑:王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