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成两岸合作新热点

15.06.2015  18:13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德化6月15日电 (郭斌)第七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15日在海峡西岸的“绿色宝库”福建德化县举行。100多名两岸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与林下经济”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形成两岸生物多样性和森林保护利用具有广阔合作空间和前景的共识。

  历经6年的持续交流,海峡两岸已日渐形成生物多样性及森林保护合作与持续利用的合作机制,两岸在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持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亦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热点。

  “6年来,我们在联合科研、科普教育、相互参访、信息交流,定期开展主题学术研讨,研究两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院长徐源泰表示,通过这个平台,两岸不断努力,将为两岸生物多样性的永续利用创造更好的未来。

  2009年,由德化县政府发起,两岸构建起“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合作平台。

  台湾中华生态资讯暨环境教育协会理事长汪静明表示,自己几年来经常往来两岸,见证了两岸生态林业交流一步步迈向新台阶,“两岸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我们协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研讨会上,福建德化县祥盛工艺有限公司与台湾森林休憩保育协会签约合作,共同建设“福建观音海森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泉州憨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台湾金盛台贸易有限公司也签订了德化、台湾农特产品经贸合作协议。

  “我十分看好两岸林下经济的合作前景。”台湾杉林溪游乐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都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学术交流和产业交流,台湾开发林下经济的经验与大陆广阔的林下经济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商机。

  位于中国东南、福建省中部的戴云山脉,与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组合成“三山并行”,是研究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亲缘关系最为关键的区域,是研究海峡两岸生态构成、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一把金钥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