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2020年前所有设区市将强制分类

16.08.2018  13:02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获悉,我省按照国家和我省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及相关要求,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今年重点推进厦门以及福州市鼓楼区、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市龙文区、莆田市城厢区、三明市梅列区、龙岩市新罗区6个试点区域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前,所有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建成区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据了解,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的省份之一,到目前,全省正在运行的64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场)中有46座采用BOT等市场化运作模式。201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PPP工程包的实施方案。

  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全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在线监控设备的“装、树、联”工作,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状况的实时监控。目前,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9座,处理能力1.9万吨/日,占总无害化处理能力的62.5%,位居全国第二;全省城市(含县城)正在运行生活垃圾及处理厂(场)64座,处理能力3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5%,位居全国前列。我省还正在新扩建1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新增处理能力8450吨/日,到2020年,全省设市城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只烧不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0%以上。

  同时,我省还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全省929个乡镇全部建成垃圾转运系统。目前全省88%的村庄建立了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到2018年底,所有建制村基本建立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争取2019年通过国家农村垃圾治理验收。(记者 郑昭)

【责任编辑:黄今】
福建新闻联播2018.8.18:福建:农村污水垃圾有了“联合考评官”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福建工程学院
闽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对城乡生活垃圾打“组合拳”
  为解决“垃圾围城”,福建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福建新闻
闽出台多项政策 市场化为污水垃圾处理注入新“活力”
  如何处理污水垃圾是城市和农村管理面临的一大困题,产业化为此注放了新的“活力”。早在2001年,福建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出台了多项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如今,全省已建成投产99座市县污水处理厂,累计实施污水处理产业化项目77项,全省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1.福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