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绿”入人心映山水

06.11.2015  10:01

  生态美:“绿”入人心映山水

  ——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新福建④

  11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潘园园)

  秋天的福建,依旧满目葱茏,令人流连忘返。

  在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福建吸引八方来客——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84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旅游总收入124.37亿元,同比增长25.8%。

  “清新福建”这一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眼——全省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014年福州、厦门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分列第7名和第8名,2015年上半年厦门、福州分列第5名和第10名。全省12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优良;森林覆盖率达65.95%,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14年,福建生态建设迎来多重“利好”。一开春,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年10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对福建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

  一年来,广大八闽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先行先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的指挥棒

   ——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落户福建,既是肯定,更是重任。

  森林覆盖率持续在全国名列前茅、率先在全国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推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在全国较早探索流域生态补偿……一直以来,福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先行先试。

  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福建要保持比全国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如何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尤为关键。

  “福建位于东部地区两大三角洲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快经济发展压力大。但是,加快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省委书记尤权的一番话,表明了决策层对福建发展路径的清晰认识。

  显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这既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

  绿色指挥棒首先高高举起。去年起,我省取消了对列为限制开发区域的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这个“减法”,实现了政绩考核不再“唯GDP论英雄”,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取消GDP考核,不是不要GDP。

  “不发展,对不起时代和群众。”34个县(市)之一的武平县县委书记王建生说。至今,武平还有5个乡5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9万。

  取消GDP考核,让武平有了选择的底气。武平地处闽粤赣交界,森林覆盖率79.7%。曾有来自国内外15家林木加工企业的代表看中武平的优势,希望在武平发展林木加工业。经接洽,县里发现有11家企业属于能源消耗型,遂婉言拒绝。

  婉拒的背后,是武平对生态理念的坚持和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清晰认识。随后,武平引进了5家符合环保政策的光电企业。短短一年间,一个以正德光电为龙头,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园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