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城,“尝鲜”低碳建
作为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的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其核心区三明生态新城到底要怎么建?三明生态新城负责人表示,主要从“产业布局低碳”、“空间营造低碳”和“体制机制低碳”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通过三年的集中建设,形成符合国家低碳城试点要求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区。
“产业布局低碳”和“空间营造低碳”的抓手是产城融合。自生态新城建设2013年启动以来,三明始终把产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全过程,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打造低碳生产生活服务城市综合体。
三明生态新城建立项目入驻评价体系,下好产业布局低碳这步棋。在生态新城中心区,三明陆地港积极对接福建自贸试验区,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真正把“海港”搬到山区。今年1至8月,陆地港完成进出口集装箱9415个标箱,货值32337.2万美元;总投资约7亿元的三明电商产业园,已有12家企业入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叶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绿色、高端、智能”为定位,一方面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如厦工三重、双轮化机等一批企业退城入园后,在新厂设计中,应用节能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改造等减少公司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如总投资30亿元的中节能(海西)节能环保产业园,是全省首个节能环保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全部完成。
今年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生态新城又签约了味民公社跨境电商、生态新城三甲医院、澳洲医养城等8个总投资36亿元的项目。这些项目将构筑电子商务、医疗养生、旅游休闲三大产业,与生态新城现有的快递物流、教育培训等产业形成相互支撑的低碳生态产业圈。
在生态新城这个空间,低碳无处不在:积极推行绿色建筑,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屋面光伏发电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全面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器、节水设备,推行电子办公等等。
除了硬件方面,生态新城还在软件方面下功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以服务为例。为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生态新城坚持每周一的项目推进工作例会,落实好AB岗、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服务承诺、失职追究等五项基本制度,及时、高效解决问题。同时,对入园的每个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业主只需提供审批必备材料、缴纳行政事业性规费、盖章签字等,其他审批手续由专门的工作团队全程无偿代办。
“为业主节约时间、成本,也是一种低碳行为。”7月底,三明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项目正式签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开工手续全部办齐,10月底施工队就可进场,这样的速度,令该项目筹建处负责人蔡晖感叹不已。(本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