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将在福建设立 整合分散示范区

28.06.2016  23:3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目的是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要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就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等重大改革任务开展试验,重点解决社会关注度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源环境问题。

  福建等试验区要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其他地区探索改革的路子。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意味着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的规划建议明确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表示:目前,国务院很多部委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态文明“示范区”,如发改委、环保部、水利部等,都各自依据本身部委职能所在设定相应的试验地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意味着这些部委的分散的示范区将被整合。

  由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设>学习辅导百问》,则这样解释: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就是在现有试点基础上进行整合,确定若干区域,统一组织、集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试点。

  在试验方式上:

  一是统一名称、适当归并。对现有的各类试点示范区进行清理,位于同一区域的应进行整合,即整合试点范围、试点内容。

  二是统一组织、加强配合。在统一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试验,由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指导不同的单项试点,不同试点的内容安排、时间进度之间要充分协调配合。

  三是规范程序、有序推进。未经中央批准,各部门不得再自行设立试验区,生态文明领域新的试点示范工作,原则上应放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进行。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何选择福建?

  青山绿水,清新呼吸,福建是全国最“绿”的省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率先一步。

  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习近平

  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1年,省政府成立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习近平亲任组长 ,福建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保护调查。他还亲自推动,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启了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多年来,福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省长时制定的“建设生态省”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

  201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是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肯定,也标志着福建的生态省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希望福建的同志抓住机遇,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绿色,福建发展的最亮底色

  生态环境,已经转化成福建实实在在的绿色红利。

  "十二五"期间,福建植树造林1665万亩,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8%。

  全省累计投入"四绿"工程绿化资金137.67亿元,造林544.4万亩,福建森林覆盖率高达65.95%,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十二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翻番的同时,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五年连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硬任务,万元GDP排放强度仅为全国一半。

  12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7.8%,一到三类水质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厦门、福州分别位居2015年全国74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第二和第六名。

  数字背后,是福建一以贯之的绿色发展观。2014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对全省34个县取消了GDP考核,取而代之的是考生态、考农民增收。

   不负所托,生态福建再出发

  自20世纪初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到2014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再到今天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已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血液,必将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传承接力,先行先试,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