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动生态文明提档升级 产业转型生态先行

21.12.2015  09:32
  走进福建省建阳龙泰竹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股竹香扑鼻而来。一件件竹材被飞旋的刀具削凿成竹碗,经过进一步研磨、上漆,竹材变成了精致的日用品。“一根10英寸直径的毛竹成本价20元,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竹制品市场价大约40元,我们的产品在宜家这样的国际品牌商场里可以卖到80元至100元。”龙泰公司董事长连建昌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作为一个森林覆盖率达76.46%、连续10年主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生态功能区要求的山区城市,我们正在尝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甜头”。南平市市长林宝金说,南平市近年来否决了100多个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建设项目,但限制和发展并不矛盾,现在南平的招商引资更有竞争力,2013年引资2000亿元,2014年为2500亿元,2015年将达到3000亿元。

  2000年,福建在全国首个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构想。2014年3月,国务院确定福建省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省份,生态省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保护和发展并举的理念下,10多年来,福建省GDP保持年均增长12.6%、财政收入翻了两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取得了双赢。

  福建省环保厅数据显示,近年来水、空气、生态环境质量3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全省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Ⅰ类至Ⅲ类水质占比为93.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0个百分点。全省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5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37年全国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成为国内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与南平市毗邻的三明市,同样是一座有着“中国绿都”“绿色宝库”名号的山区城市。“三明市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问题上不打折扣、不谈价钱、不讲情面。”三明市市长杜源生告诉记者,严格的监管和治理使三明去年减少了60万吨燃煤、20万吨固废和50%的二氧化硫排放。与此同时,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培育,一些以往只到沿海设立的新型产业项目近年来相继在三明落户,这些新兴产业正在带动和引领三明这座老工业城市实现绿色转身。

  推动绿色发展,重点在改变观念,关键在行动落实。“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近年来在深化环保领域改革、由‘重督企’向‘重督政’转变、控制总量减排、健全生态补偿办法、施行差别化绩效考核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福建省环保厅厅长朱华介绍说,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强化部门协作、政府联动,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划定生态功能红线,推动生态文明提档升级,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等都是有措施、见成效的做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识。(石伟)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