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让生活更甜蜜 举全县之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宁德网消息(记者 阮兆菁 通讯员 黄光亮) 7月16 日,当我们一行来到霞浦县盐田乡二铺村时,眼前的一切让我们眼睛一亮,一条河流绕村而过,沐浴在阳光中的小村庄整齐划一,立面粉刷及外观设计呈现的是浓浓的畲家风韵,一公里长的绿化带依偎着河沿,似乎在抒写着村庄的希望和梦想。这是霞浦县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霞浦县把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霞浦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汲取湖南郴洲汝城县的经验和做法,以整治乡村环境卫生为突破口,累计投入资金1.12亿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县里将挥出大手笔,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用于乡村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评选30个美丽乡村,给予获评村20万元奖励。在采访过程中,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重在齐心协力,全民参与,“美”在环境生态,“美”在民风醇和,“美”在经济发展。
“美”在环境生态
美丽乡村建设,如果没有一个美的环境,美的生态,“美丽”二字也就无从谈起。在近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五六个美丽乡村,被环境之美和自然之美所折服。先看看二铺村,目之所及,村庄干净整洁,700多人的村庄配备了3个保洁员,垃圾做到日日清。建设候车亭,清淤河道,完善设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个小小的村庄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实现着“美丽特色新畲村”的美好愿景。盐田乡更是把环境卫生整治摆在首位,投入430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按照“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日处理垃圾40吨。沙江镇小马村,一个美丽的海边渔村,村头一座占地10多亩的人民公园,深深地牵住我们的目光。百年榕树,百年古樟,向我们诉说着小马村的前世今生。徜徉在公园里,阳光和煦,绿荫可人,不时传来村民们的缕缕笑声。镇长叶小舜告诉记者,小马村作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黄瓜山贝丘遗址的所在地。在村庄整治方面,已经进行人行道拓宽,行道树种植,雨污管道分离,还准备建设一个人工湖,与人民公园相连接,让“美丽”永驻小马村人的心中。长春镇秋竹岗村,一个投资200多万元的农民公园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是广大农民朋友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在村干部的引领下,走在街上,整洁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只见卫生桶好像站岗似的,立在街道两旁,默默地坚守着一份职责。崇儒乡溪边村,这是一个老典型,它也在展示着自身的魅力。占地1300平方米的芦家墩农民活动中心广场,投资15万元的LED屏幕正在紧张施工中。适逢全省性的一个会议在此召开,我们只好从数字上去了解溪边村的“美丽”了。溪边新农村建设规划建房269户1345 人,已经有143 户搬迁新居,62户享受国家扶贫政策“造福工程”补助,争取各类资金1500元,投入新村学校改建、供排水工程、道路硬化、行道绿化、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响起的舞曲印证着溪边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实步履。
“美”在民风醇和
淳朴和美的民风民俗,足以陶冶情操,荡涤心灵。醇厚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为美丽乡村建设添色增辉。保护、挖掘、传承工作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中之重。作为今年3月宁德市唯一开通农村高清互动数字电视的秋竹岗村,每年的“二月二”,都会邀请本县或者外地的闽剧团,来到村里演出三五天,保平安、保丰收、保全村男女老少快乐健康。那几天时间里,真的是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而小马村更是另外一番景致,海上女神——妈祖信仰在这里得到村民追捧,非文化物质遗产“妈祖走水文化”在这里入心入脑。每年农历3月23 日,作为妈祖的诞辰日,小马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意为“阿婆走水”活动在近海上徐徐拉开帷幕。这一日,渔民们显得特别高兴,推盏齐眉,大快朵颐,祷祝渔民们“讨海”生活平平安安,丰收满满。该村的民风淳朴还表现在治安环境好,无上访户,如果遇到山火之类,村民们会自发组织扑救。二铺村是一个纯少数民族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畲族传统文化,唱山歌,制作乌米饭、糍粑、包毛杆粽子等,每年举办“二月二”畲歌歌会,保留畲歌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今年的“二月二”,就在村里的畲凤公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歌会。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溪南镇半月里村,300多年的历史沉淀,赋予半月里村深厚的文化内涵,畲族小说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婚俗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文物从清代秀才帽、文书武具、牌匾楹联到青花瓷瓮、绣花钱袋等种类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这才真正是半月里村的“美”之所在。
“美”在经济发展
产业实,百姓富。建设美丽乡村要保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生态,传承民风民俗,必须在经济上取得科学发展。盐田乡根据各个村的天然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和种养业,形成青蛟白对虾高位养殖,杯溪花鳗淡水养殖,二铺鸡鸭林下养殖,促进“一村一品”、“一产一业”产业发展,推进休闲农业、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发展。二铺村利用鑫安驾校训练场落户该村的优势,青年们学到了一技之长,也为劳动就业拓宽了渠道。溪边村紧紧抓住122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契机,积极配合引进津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大棚果蔬等台湾生态农业,种植灯罩葡萄,设施李、桃、梅、樱花,目前已经流转土地208户60亩,50多位农民受雇于公司,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预计在三年内可以转移富余劳动力700人,提高人均收入3000元。秋竹岗村积极引进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为村里的发展增添后劲。作为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积极地为村里排忧解难,为本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方便,每年为50多位学生每人免费发放四套校服,尽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该企业曾以3.11斤,长2.5米获得霞浦第一届海带节“海带王”称号。董事长董志安作为一个从事海带育苗研究35年的专业人才来说,将不遗余力地为秋竹岗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提升霞浦海带的品牌效应,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小马村的头头脑脑们,也正应时而起,成立鑫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打造国家级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带动村民们发展生产,成为麦当劳、肯德基“大伽”的供应商。镇长叶小舜告诉记者,美丽乡村的发展,将立足于发展养殖业,加大对名特优品牌的培育,适度发展加工业和物流业。在对老村干谢金传的采访中,我们就能读懂什么是快乐和幸福。他对农活十分娴熟,几十年来与农事打交道,自己在家种植西瓜、花生、花菜等,收入大概在3—4万元。儿子毕业于南昌农业大学,在深圳海关工作,每月都会寄出3000元作为父亲的烟酒钱,表达着一份孝心。说到这些,老人总是笑眯眯的,眉宇间透着自豪的神情。把孩子培养成才,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财富。高金秋,秋竹岗村妇联主任,两个孩子的母亲,一家四口人,去年养殖的紫菜收入在80万元,扣除成本净收入也在60万元左右。大孩子已经进城读书,城关也买了房子。村民主任告诉我们,村里有390户,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有80 多户。正是这些枯燥的数字,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充实而丰富。二铺村的老村干郑可贤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乡镇当主官,另一个在外打拼。他自己虽已77高龄,看上去精神焕发。与老伴经营着一间小店铺,平时种些蔬菜,日子倒也过得清闲而自在。
采访已近晌午,好客的沙江镇领导让我们品尝沙江本地特产水蜜桃,咬一口满嘴生香,甜到心底。我想,霞浦县经过两年努力,在“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环境整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能够信心满满,收获甜蜜,建设宜业宜居美丽新霞浦,让村民们的脸上齐齐绽开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