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2019.11.1:铭记文化经典,志在传承“瓷心”——刘铭志:我永远年轻,永远在创作路上

02.11.2019  10:27

铭记文化经典,志在传承“瓷心”——刘铭志:我永远年轻,永远在创作路上

自在观音

刘铭志专心制作中

秦始皇

国色天香

    ■本期之行:赖小玲 周湖健 通讯员 郑光前

    还记得201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德化古瓷器回到故乡展出期间,那个在现场操作德化传统瓷雕技艺的表演者吗?一个身材瘦小却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眼神专注,手里握着一把小小的竹刀,不一会儿,就精雕细刻出一尊神态祥和、栩栩如生的观音菩萨。鸦雀无声的陶瓷博物馆不由地一阵小小的骚动,在场观众向这位瓷雕艺人投去赞许的目光。

    他,就是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雕塑高级技师、 福建省技术能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工程学院 客座教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刘铭志。

    “我就想做陶瓷

    “艺术”这个词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很陌生的词,但在20多年前的城郊山村,却是一个少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刘铭志从小在德化县浔中镇的土坂村长大。这个小村子两面环山、一水绕庄,空气清新、风景秀美。对着青山绿水画画、和着稀土捏泥,成了刘铭志童年生活里的一大乐趣。也许是这样的童年在他脑中留下了太为深刻的记忆,冥冥之中对他走上瓷雕艺术这条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0年中学毕业之后,年仅17岁的刘铭志的想法很简单:我就想做陶瓷。他背起行囊,走出山村,来到德化民间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师从瓷庄第三代传人、著名的瓷艺大师苏玉峰先生学艺,从此开始了他二十多年漫长的瓷艺生涯。

    那时,年少的刘铭志就像一块海绵,孜孜不倦,不断吸收着有关工艺美术的一切。由于聪颖天分所至,更因为他的勤奋好学,刘铭志很快便脱颖而出,并开始尝试独立创作了。

    1994年,瓷城丹桂飘香的秋季,刘铭志开始创办自己的瓷艺坊和工作室。随着瓷坊制作经营步入正轨,让刘铭志有了更多的精力全心全意投入创作。刘铭志对多彩的瓷雕艺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天与泥土打交道,潜心研究。为了精益求精,他时常把明代何朝宗等前辈大师的作品、古代瓷雕作品当作临摹对象进行学习研究、揣摩创新;他时常参考国画、白描、画册等书籍或传统资料,反复尝试、推陈出新。他的创作风格不仅继承了德化瓷圣何朝宗的传统雕刻技艺,还加入具有现代高水准的技艺操作创新手法。

    “永远当一个初学者

    德化“千年窑火不断”,是中国民窑的代表,其文化博大精深。对陶瓷文化,刘铭志充满着敬畏之心。在理论学习上,刘铭志从不懈怠,他先后进修于德化陶瓷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既是为弥补自身不足,积极充电,同时也以所学与同行学友互相交流,探讨陶瓷工艺美术经验。而在实践上,身处“世界瓷都”——德化的他,不断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他奔走于瓷与土的每个角落,用心去感悟德化瓷雕元素,他从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201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德化古瓷器首次回到故乡展出,数百年前德化瓷艺大师创作的这些古瓷器首次回到了故乡,唤起人们对古瓷都历史的回忆。狂热的刘铭志怎么可能错过这次学习?他早早就到现场参观。大师作品让他不肯挪步。但是,只是观看,很难学到皮毛,何不带块泥巴来现场模仿着做呢?“当时我就在想,难得有这么多经典作品,平时要么在照片上看到,要么在电视上晃过,怎么样才能借这个机会多学点前辈大师的技艺呢?

      第一天,他带了块泥巴到现场,入迷地对照着现场的作品临摹起来。第二天,他觉得不过瘾,索性带上转盘、椅子、材料、工具等装备上阵,一个小时后,他创作的陶瓷的 “泥稿”就基本完成了,这是他第一次现场“临摹”故宫馆藏的何朝水大师的《自在观音》作品,他用德化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取德化的高白土做材料,以最具德化特色的传统瓷雕表现手法,使之衣纹线条结构层次分明,雕工细腻,形神兼备。在场观众向这位瓷雕艺人投去赞许的目光,刘铭志的做法也在圈内引起了不小骚动,有人觉得他爱出风头,有人认为陶瓷技艺是保密性的,怎么能现场随意展示?当然,更多人对他表示认可,敢于现场临摹大师作品,需要勇气和较强的基础,还要经得起众人的考验。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刘铭志说,无论别人如何非议,为了创作,他甘之如饴。“巧伪不如拙诚,我想永远当一个初学者,因为,每一件艺术品,取决于制作者的价值,包括他的学识、智慧、技艺、良知、教养……每一次创作都是在面对新的自己,所以,我都是以初学者的心态,带着专注在精雕细琢中,观众自然会给你评判,你无需想太多,这需要才华、天赋,也需要缘分。”刘铭志表示。

    “叫刘铭志带上泥巴来做个泥塑。”从那以后,这成了刘铭志常常听到的呼唤,只要德化或相关部门举办一些跟陶瓷艺术文化有关的展示活动,主办方都会邀请他到馆现场表演操作德化传统瓷雕技艺,刘铭志都义不容辞到现场创作,用精湛的技艺全面展示德化陶瓷制作过程。

    “越做越不懂,不懂就越想做

    或许正是从民间成长起来,没有条条框框的思想约束,让刘铭志创作的作品风格独特,别具一格。但他也深谙院校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刘铭志先后到泉州工艺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雕塑设计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省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等院校学习进修。

    创作20多年,刘铭志却认真地对记者说:“越做越不懂,不懂就越想做。”为了得到心中最完美的作品,刘铭志在雕刻和烧制的过程中摔破了不少半成品,只要有一点点的不满意,他就重新去做。所以,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些作品,横看竖观,哪一面都是无可挑剔的精细完美形态。不管是什么作品,都生动展现出刘铭志深厚的雕刻功力和迷人的文化魅力。

    他认为,每个人生都有着局限性,我们无法重塑自己,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来“重塑”灵感和思维,所以,他乐于与年轻一辈的瓷艺人,设计院校的老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碰撞出符合当下的、多元化的、时尚的陶瓷作品。如2019年3月,他与德化陶瓷设计研究院的“90后”设计师们,一起合作研发设计的四季花瓣首饰品,正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美学融合的体现。四季花瓣作品已经先后亮相米兰设计周、深圳礼品展、上海国际尚品家居展,并征集最美代言人,成为网红爆款,引领陶瓷设计流行趋势。

    未来,刘铭志将会继续沉浸于陶瓷艺术品的创作,不断钻研传统陶瓷艺术,同时,他也期待着更多的交流合作。

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9-11/01/content_507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