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举行 听“闽派批评”的新脉动
谢冕
张炯
孙绍振
陈骏涛
程正民
陈仲义
王光明
朱大可
陈晓明
谢有顺
孙绍振与舒婷在交流。
“2015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现场
10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谢海潮 文/图)上世纪80年代,一场围绕朦胧诗的论战,让“闽派批评”这一称谓为国内文艺界和理论界广泛认同,继而发展成为当代文艺繁荣的重要力量。2014年,“首届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在福州举行,共有闽籍和在闽工作的60多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与会,实现了“闽派批评”近30年来的第一次大团聚,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
时隔一年,“闽派批评”以更高的规格、更大的阵容再聚首,共论“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与批评”。“这个论坛要一年一年举办下去,让它真正成为中国文学观念理论思维的一个发动机,成为一个创造性的平台,发挥重大的作用。”10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5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致辞中如是说。
诗性语言,彰显独特地域精神气质
“闽派批评”到底是一个学派还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与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闽派批评”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化实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闽派批评”与“京派批评”“海派批评”相提并论。近30年来出版的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史著作,都不乏对“闽派批评”作专门论述。
“闽派批评”不仅阐释了30多年的文学现象,也用实践嵌入了历史。如果没有“闽派批评”,中国近30年的文艺批评史将重新书写,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闽人善论的文化性格,塑造了福建文学的独特面貌,赋予文学理论与批评独特的地位。从老一辈的开拓者到锋芒初现的新生代,“闽派批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精神文化气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
会上,作为“闽派批评”第一代代表人物之一的北大教授谢冕以“遥想与铭记”为题作即兴发言。30多年前,当北岛、顾城、舒婷等诗人的“朦胧诗”刚发表时,一度遭到主流声音的否定,被批判为“古怪诗”。闽籍评论家谢冕、孙绍振最早挺身而出为“朦胧诗”辩护,是“朦胧诗”成为新诗潮主流的主要理论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