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出游 让“黄金粥”变回黄金周

04.10.2014  23:24

国庆首日,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40%。10月3日,长江三峡游客数量超接待上限后,景区立刻封闭各进入通道。今年国庆黄金周,各大景区虽然仍逃不掉“人从众”的人海模式。但上述可喜变化说明情况有好转趋势,无论游客还是景区,都趋于理性。

回顾国庆黄金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把自己熬成了一锅“黄金粥”。尤其近两年,游客与景区之间、出行需求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无论如何疏导、如何呼吁,都难有改观,“黄金粥”似成无解之题。

也许是游客确实被挤怕了,往年爆满的九寨沟等景区竟然遭遇了“寒流”。这一看似偶然的变化却可能成为一个“拐点”。游客正在意识到有钱有闲不是开心、舒适地旅行的充分条件,他们其中一些人开始学会在出行前理性地分析出行的时机、路线、目的地。不再扎堆出游,不再扎堆看景,逐步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这正是一个国家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群众基础。

遭人诟病多年的景区服务也在这个十一黄金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少景区启用了游客流量智能监测系统,一旦游客流量达到警戒线,立刻封闭景区入口,停止售票。这体现了景区的理性抉择,摆脱门票经济的短视、更加重视旅游体验及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发掘,成为越来越多景区的共同追求。

痛,则通”,只有游客亲身经历了人挤人,肉贴肉的旅游体验后,才会理性地去选择。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经历了这许多痛苦,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理性地去思考。这理性的苗头,需要你我、需要市场的供需双方共同去呵护,去发展。(记者张亮)